扫码获取全文 根据河南省烟叶生产周期及气候特点,当前各烟区的烟叶采收已经基本结束。河南省烟草专家提醒烟农,要及时进行烟田拔秆作业,并清理田间残留烟株,减少病虫害携带源,为下茬作物创造良好条件。
拔秆时机如何把握
烟叶采收后需及时拔秆。烟叶全部采收完成后,应尽快安排拔秆作业,避免烟秆长时间滞留田间导致根茎病害扩散或害虫滋生。一般建议在采收结束后的5—7天内完成拔秆,防止土壤冻结影响作业。
需避开雨季作业。拔秆前要高度关注天气预报,选择连续晴天或土壤湿度较低时进行,避免在土壤过湿时作业——此时不仅拔秆困难,还可能破坏土壤结构。若遇降雨,应暂缓作业,待田间地表无明显积水、土壤湿度适宜后再开展。
拔秆具体操作方法
人工拔秆技巧。对于小面积或丘陵山区烟田,可采用人工拔秆:双手紧握烟秆基部,沿垂直方向缓慢用力拔起,避免猛拉导致秆体断裂或根系残留,尽量保持根系完整。
机械拔秆要点。对于平原连片烟田,可使用小型拔秆机或拖拉机悬挂式拔秆设备作业。机械操作前,需根据烟株根系深度调整设备,确保能完整清除烟株根系(通常深度15—20厘米);作业时保持机械匀速前进,避免漏拔或过度破坏耕层。
清理田间残留物。拔秆后应立即收集烟秆、残叶等杂物,移出田外集中处理,防止病害源滞留田间。
拔除烟秆处理措施
病害烟秆无害化处理。对于曾发生黑胫病、根腐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烟田,拔出的烟秆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首选集中焚烧或在非耕作区深埋(深度≥50厘米),杜绝病菌在田间传播。
健康烟秆资源化利用。确认无病害的健康烟秆,可粉碎后(切段至5—10厘米)送至生物质燃料加工厂加工成有机物料,或送至专业堆肥场进行高温发酵堆肥,严禁将未腐熟的烟秆直接还田。
(董昆乐孟林峰韦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