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冬季食用菌管理很关键
文章字数:557
  冬季气温低,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缓慢,呼吸强度低,出菇量少,但菇肉厚、品质好。广大菇农要抓住春节期间市场需求量大、冬菇畅销价高的时机,及时采取措施,争取多出菇、出好菇,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提高菇床温度,创造出菇条件。冬季寒冷,需依托自然气温,结合人工调节提升温度。香菇大棚需揭去棚上的遮盖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需揭开外,其余时间应盖紧;平菇大棚可将棚上的遮盖物摊稀;双孢菇大棚则在棚上额外覆盖一层薄膜。白天依靠自然阳光照射及菌丝自身的生物热量维持菇棚内温度,晚上在棚外加盖草苫防冻防霜。通常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可提高5℃—10℃,即使在寒冷冬季也能正常出菇。
  补水控湿,保暖防寒。香菇、平菇经过发菌和秋季生长,菌棒失水较多,重量通常仅为原重的50%—60%,此时需及时补水。补水前应敞开棚门通风3—4天,补水时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借助水泵压力,让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水源以井水为宜。喷水需遵循“喷雾状水,菇多则多喷、菇少则少喷,蕾期多喷、采收期少喷”的原则。双孢菇冬季基本无需补水。
  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北风袭击。菇蕾长出后,呼吸作用旺盛,若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抑制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通风换气应选择在气温较高的中午前后进行,每次10—20分钟。进出棚内操作时,需从棚的南侧进出,防止干冷寒风侵袭菇体。 (河科)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