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三条产业链提升小站稻附加值
文章字数:514
  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国家科技园区内,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包装车间里,大米经生产线有序传送、自动封装,一袋袋优质小站稻大米从这里发往京津冀地区。作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年生产能力达5万吨,是集办公、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现代稻米加工基地,构建了从选种育秧、绿色种植到智能加工、市场营销的小站稻全产业链,加工旺季年产大米约4万吨。
  小站镇是“因兵而兴、因米而名”的百年历史名镇,近年来深挖“兵米”文化内涵,做足“源、魂、种”文章,全力做大做强小站稻品牌。其核心种植区会馆村,自2016年复种小站稻以来,推广“稻蟹共生”立体种养模式,2024年种植面积620亩、产量350吨;2025年更与国际水稻研究院合作,用16亩试验田试种31个水稻新品种,为品牌注入创新活力。
  今年,会馆村以“上合回家相约天津”为主题,用5个天然杂交彩色水稻品种种植50多亩稻田画,将城市人文、生态等符号融入田间,进一步提升小站稻品牌文化附加值。
  当前,津南区以小站镇为核心辐射周边,大力实施国家级小站稻产业集群项目,构建小站稻、种业、设施农业三条产业链,现有链主企业3家、链上企业60余家,以全链条发展助推小站稻品牌持续壮大,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农民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