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酸枣育种技术获突破
文章字数:947
    酸枣纸钵苗芽砧嫁接技术嫁接的酸枣苗

    成熟的酸枣

  “大家看,这是我今年 4月初播种的仁用酸枣新品种,现已硕果累累,预计秋季每株可收鲜果3斤,当年可实现每亩1500元左右的收益。”8月2日,山东省平阴县玫城泉乡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付崇运介绍说。
  果树童期长,收益慢。酸枣是我国药食兼用、零星种植的乡土树种,生产上缺乏专用优良品种,产量偏低。但付崇运种植的酸枣为何能实现当年种植、当年收益?这得益于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杜宪臣、平阴县农业农村局马荣申科研团队研发的酸枣育种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酸枣系列优良品种的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成功破解了制约酸枣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我国酸枣产业迈入高效、优质、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杜宪臣介绍:“团队历时十余年攻关,在育种方法上实现系统性创新:首创‘酸枣半同胞育种’核心技术,通过科学选育与精准调控,攻克了酸枣野生变家种过程中产量低、品质差、管理难等核心瓶颈。”团队研发的酸枣脱刺技术、早实丰产控制技术、酸枣采摘装置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酸枣纸钵苗芽砧嫁接技术”将传统2年的育苗周期缩短至2个月,生产成本降低66%,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高出仁率品种筛选技术”培育的良种,干果出仁率高达12%,较野生品种提升近一倍,单位产值实现倍数增长。
  马荣申介绍:“科研团队通过与北京林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构建起‘品种选育—标准制定—产业推广’全链条创新体系。其选育的仁用酸枣系列品种中,已有7个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种权证书,部分品种更在盐碱地种植试验中创下亩产万元纪录。检测数据显示,该系列品种的酸枣仁中斯皮诺素含量达药典标准的2—3倍,有效解决了行业药效不达标痛点。2024年,相关成果获济南市级科创大赛奖项,并获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
  酸枣全树是宝。芽可做成高端酸枣茶,肉可加工成各类美味食品,仁是天然的养心安神药材。目前,团队培育的系列酸枣新品种已在济南、东营、烟台等地建成规模化种植基地5个,在河南、新疆等10余省(区)推广3万多亩。平阴县打造的酸枣产业集群,2023年种植户亩均收益突破万元,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典范。东营元康农业在盐碱地上成功种植3500亩酸枣,标志着我国酸枣栽培疆域拓展至边际土地,为乡村振兴开辟一条新路径。
  (宁钦广)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