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孩童时代拾稻穗
■魏台平
文章字数:974
  夏收时节,我与朋友又一次来到“广东第一田”——台山市都斛镇莘村村委会的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田,欣赏那一望无际、沟渠纵横、黄澄澄、金灿灿的稻浪飘香大地,这不禁勾起我孩童时代拾稻穗的情景。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跟随教学的父亲住在台山县海宴镇的河南里。距河南里约5公里有个“老良围”,是围海造田形成的围田,后改造成水田种水稻,方圆面积约5、6千亩,是周边几十条村庄上万群众的“饭碗田”“保命田”。
  那个年代物质缺乏,食品、商品都凭票证供应。我读小学时,印象中每月仅供10市斤大米指标(随着年龄增长粮食指标也增加),大人也只有22市斤指标。这些指标并非全供大米,还得按比例配供面粉、高粱粉、豆类等五谷杂粮,因此,真正购到手的大米是指标的六成左右。这点粮食,无论大人还是孩童,根本填不饱肚子,只有在年节或有亲朋到来时,才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芳香扑鼻、垂涎欲滴的大米饭。
  粮食限额供应吃不饱咋办?为此,父母带领我们三兄妹在租赁房屋的附近空地上,开荒约二分地的菜园子,常年种植菜果、菜花、豆角、萝卜等蔬菜作物,每顿煮一大盘子的蔬菜拌饭吃,解决主粮不足的问题。父亲还经常到农贸市场或村庄去购番薯、芋头,混和着大米煮饭,或用番薯混着大米煮一大锅番薯粥,以填饱全家人肚子。
  时常吃杂粮,总觉得杂粮不如大米味道可口、耐饥,因此,我总惦记着大米的芳香!我和周边的小伙伴,利用放暑假夏收时节,结伴到“老良围”的农田里拾稻穗。这一带是围田地区,易涝易灾,倒伏的水稻收割起来有一定难度,那时还没有收割机,农民收割稻谷全靠一把长尾巴的镰刀,利用长尾巴勾起倒伏的水稻,便于收割。农民收割水稻时,由于镰刀尾巴时常勾漏一两根稻秆,或有的浸在水里没有收割,这就衍生了一帮拾稻穗的“小分队”。
  我们一帮孩童,天刚放亮就跟着群众来到“老良围”,等大人收割完水稻捆绑挑走后,我们就蜂拥而出“打扫战场”。人人腰上挂一个鱼篓,手拿短镰刀,像篦子一样,将田间梳一遍,发现没割干净的稻穗秆,就割下来。为了能吃上几顿饱饱的大米饭,在念小学乃至念初中这几年间,年年暑假我都坚持不懈地去拾稻穗。
  如今,我们虽然一日三餐吃饱喝足,不担忧饥与寒,但居安思危、晴带雨伞的忧患意识仍需牢记于心,付之于行。农民耕作的艰辛、孩童时代为吃饱饭而到田间拾稻穗的情景令我挥之不去,时刻警示着我们时时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不能丢弃,处处珍惜粮食的做法要发扬光大!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