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药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满足国内农业发展的需要,向外出口的增长态势也在逐年攀升。但是,由于受到粮食价格下跌、产能过剩、需求减少和缺乏创新等因素制约,农药的发展之路依然布满了荆棘,价格走低、行业低位运行、市场整体低迷……针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农药行业发展困境亟待破解。
产能严重过剩
“从产能上来看,产能严重过剩,农药产品早已供大于求。”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袁会珠表示,目前仅仅含草甘膦成分的登记产品就有1047个,刚刚过专利期不到1年的吡唑醚菌酯产品也已经登记了123个。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李钟华指出,简单仿制以单一盈利为导向,造成产品同质化竞争日益白热化,加剧了行业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下不少品种已经无利可图。而另一方面,一些小宗作物用药和疑难杂症用药市场需求增大,线虫、细菌、病毒病害,抗性害虫、抗性杂草等细分领域中,出现一药难求甚至无药可用的局面。
加强农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产能过剩,提高农药产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药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真正契合农业生产需要,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产品有效供给,成为保障农业行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创新是关键
现在,许多企业迫于发展现状的无奈,为了生存,生产一些‘短平快’的产品。反而难以投入更多财力去研发更高端的产品。袁会珠介绍,创新能力的缺乏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我国农药生产起步晚,总体发展就是跟着国外“跑”,而大部分的农药产品也都是仿制出来的。“创新基础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现在大部分生产和使用的农药品种也都来自于国外。”
专家指出,虽然目前的发展模式已经由仿制变成了创仿结合,但依然是跟踪式的发展,缺乏单纯的原创性思想。“这是基于我们的基础性研究还不够,比如在农药研究过程中,缺乏对新作用机制农药的发现和新的使用方法的创新等。未来,我们科研人员需要加强对基础性工作方面的研究力度。”袁会珠说。
“产品+服务”两手抓
以往国内农药生产企业主要精力大多放在产品生产上,品牌服务意识淡薄,忽视了企业自身服务品牌建设。不少农药企业的销售业绩并不乐观,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只卖产品的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一股卖“产品+技术服务”的热潮正在农药行业掀起。
“这种模式是农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现在有很多企业的‘产品+服务’之路走得比较好,这是一个市场行为,因为光是卖产品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了。”企业人士表示,必须要有技术服务,这也成了许多企业不断改变和努力的方向。
业内人士指出,真正的服务是沿着产品的线条,从企业、技术人员到田间使用,把一些知识和技术传递给农民,“卖药”的同时也“卖服务”,这样可以带给农民更多的科学知识,提升农民自身科学素养。农药行业未来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农药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全程农化服务理念,延伸农药企业产业链,这是农药企业“突出重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张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