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湖南省湘潭县杨基村的水田里正结出沉甸甸的稻穗。特别的是,在一片100亩田地旁边的标牌上印有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便可以获取土壤中重金属镉含量等数据。
这里是中国第一个针对稻米镉污染区域性协同创新项目的示范基地。通过这些数据的变化,科研人员正在试图“破译”重金属镉从土壤到根茎,再到籽粒的迁移奥秘。
协同创新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于2015年3月启动实施。一年多以来,项目参与人安毅博士几乎每个月都要来基地一次。他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最大亮点是,它属于“开放式平台”,不论是科研机构还是企业,只要有好的技术和产品,都可以进入。
“开放式平台”在互联网软件开发上广泛运用,农业领域里却算是新鲜事物。据统计,目前稻米镉污染协同创新项目示范基地已进驻和确定进驻的科研团队有14个,重金属治理的相关企业9家。
示范基地被划分为6大功能区,科研人员在此进行技术验证、示范、集成和创新。
在“技术落地适应区”的50号田,记者看到展板上显示,入驻的企业提供了5种土壤修复材料,包括生物肥料、离子矿化稳定剂、土壤调理剂等。每块小田地分别对应一个“二维码”,研究人员和参观者可以方便地获取有关技术参数。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协同攻关及以往的长年积累,科研人员发现,重金属镉在水稻体内吸引转运除了依靠“专用通道”,更多的是通过“公共汽车”——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来进行。如果要限制镉向稻米的流动,就要提高水稻根茎叶的“安检”水准。
基于这一研究成果,目前协同创新项目已研发了多种能有效降低稻米中镉含量的叶面调理剂、微生物制剂等产品,并正在开展大田试验。(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