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加强作风建设 推进急救中心发展
文章字数:2470
  ■郭君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的改善,居民对院前急救的需求、对急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各地急救中心应将转变作风作为提高院前急救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把作风建设作为推动院前急救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一、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以钉钉子精神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条主线,以作风建设带动全面从严治党,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对于急救中心而言,强化党的作风建设,能够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这是增强干部职工对中心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生动体现。
  (二)是推进院前急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风建设是营造院前急救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决定了除了过硬的医疗技术外,紧急迅速的反应速度、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态度、急救良好形象和在群众中的口碑等都已成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和不竭动力。作风建设的加强既可提升急救中心的形象,亦可密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增强中心干部职工在开展急救工作过程中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使干部职工知敬畏、守规矩、明底线,自觉树立廉洁自律意识,从而促进院前急救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是“以人民服务为中心”的生动体现
  院前急救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卫生健康战线的生力军,也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急救人员作为院前急救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其作风建设特别是工作作风关系到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等多方面,急救中心必须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理解和把握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增强全体急救人员的医疗服务意识,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质效。
  二、急救中心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不能充分认识作风建设对于急救工作的重要性
  急救中心作为面向社会提供急救医疗服务的单位,应不断强化自身作风建设与管理。现阶段,急救中心部分干部职工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医疗技术轻医德医风的倾向,没有真正把作风建设作为推动院前急救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比如,部分干部职工认为作为急救人员做好业务工作才是务实,党建工作和行风建设工作是务虚,作风建设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对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势预判不足,对医疗卫生行业反腐败和纠“四风”的力度和决心认识不足。
  (二)部分急救人员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强
  院前急救工作应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急救人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作风建设,秉持服务群众的理念,提供高质量的院前医疗服务。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急救人员宗旨意识淡薄,服务意识欠缺,服务态度不佳,对待患者缺乏耐心和细心,影响急救中心的整体形象和患者的就医体验;有的职工对院前急救收费标准掌握不深、理解不透,存在重复收费、超标收费的现象。
  (三)急救中心对作风建设的教育力度不够
  加强院前急救干部职工的作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培养作风优、业务精的专业院前急救人员。在调研中发现,急救中心虽然能够做到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但大多依赖上级部署,创新意识不强,落实作风建设工作的方式方法较为陈旧,多以专项教育、整顿等形式开展,时段较为集中,未能真正做到深入日常,导致持续时间短、覆盖面不够广,特别是对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纪律作风的约束不够有力。
  三、加强急救中心作风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加强作风建设,首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通过持续开展理论学习,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对作风建设的认识,增强作风养成的自觉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及《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内容,进一步增强院前急救人员的红线意识。通过开展主题党日、专题讲座、警示教育等活动,不断强化党员干部职工的党性修养和纪律观念,使优良作风成为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
  不断教育引导院前急救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训,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减少医疗纠纷。增强收费透明度,通过在救护车上张贴公示、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方式加大对院前急救收费标准的公示力度,确保患者清楚了解每一项收费的来源和依据。同时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收费行为,杜绝重复收费、超标收费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院前急救收费投诉渠道通畅,对患者的投诉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对违规收费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三)严守纪律规矩,强化廉政建设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准确把握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路、明晰工作要求。充分联系院前急救工作实际和队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让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得更加深入、更加符合实情。积极探索创新举措,结合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在工作中着力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监督、正向引导。加强对职工“八小时外”的监督,重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制止、纠偏,防止问题滋生蔓延,筑牢“八小时外”廉洁防火墙。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在新的征程上,作为院前急救人员要不断加强和改进作风,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推动院前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急救分中心)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