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论数字纪检监察制度边界与 法治保障间的三重张力
文章字数:1004
  ■孙同泽
  随着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在为纪检监察工作注入效能的同时,也使其实践中制度边界与法治保障的适配陷入复杂张力。这种张力本质上是技术赋能下监察权扩张逻辑,与法治固有的权利保障、程序约束逻辑之间的碰撞,具体表现为以下三重张力。
  一、监督效能扩张与公职人员隐私保护间的张力
  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数据共享消解“数据孤岛”,实现了监督效能的几何级提升,而数据共享正是提升监督效能的关键路径。实践中,纪检监察机关运用数据碰撞技术,能够主动识别传统监督手段难以捕捉的腐败线索。此种监督模式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权力运行的微观层面,显著增强了监督的精准性;但监督范围的扩张也突破了传统监督方式的权力边界,突出表现为公职人员个人信息存在过度采集风险,违背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的“最小必要”原则。当前制度设计中,针对上述侵权事件的救济机制存在缺位,这与法治原则蕴含的“有权利必有救济”理念相违背,由此形成第一重张力。
  二、技术演进加速与法律规范滞后间的张力
  数字技术的迭代频率与法律规范的稳定性之间存在固有异步性,导致法律边界的适应性调整始终滞后于技术实践。在技术维度,云计算、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正持续重构传统监管范式;而在法治维度,规范体系呈现显著滞后性——例如针对算法审查、数据分级共享及跨部门协同等新兴议题,尚缺乏专门性法规予以有效规制。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不断解构既有制度框架,而法治保障受立法周期制约难以同步响应,由此形成第二重张力。
  三、权力运行模式重构与监察规范体系适配间的张力
  数字技术驱动传统权力运行模式重构,与以传统管辖规则及程序规范为核心的法治体系之间,形成适配性张力。一方面,数字时代监察权运行呈现“扁平化”特征。此处的“扁平化”,指减少中间层级、简化流程环节的组织运行或权力运作模式,实践中主要表现为省级纪检监察机关可借助大数据监督平台,实现对下级监察对象的全方位监督。此种权力运行模式的重构虽提升了治理效能,却与《监察法》确立的“级别管辖与属地管辖相结合”原则存在适配矛盾。另一方面,数字时代监察权运行需依托数据跨部门协同共享。实践中,纪检监察机关与审计、财政等部门的数据共享虽增强了监督合力,但因规范缺失可能导致权力边界模糊。法治保障依赖明晰的权力配置与程序约束,而技术重构的权力运行模式以效率为核心价值追求,二者运行逻辑的差异催生了第三重张力。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