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水土保持科普知识问答
文章字数:754
  问:水土保持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哪几个层次?
  答:包括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水土保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第二个层次:水土保持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第三个层次:地方性水土保持法规——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第四个层次:水土保持规章——水利部及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有关规定。
  第五个层次:规范性文件——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人大、政府依据以上法规制定的有关水土保持规范性文件,共8000多件。
  问:有人认为水是可再生资源,因而根本不存在“水危机”,对这种观点,你怎么看?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地球的贮水量虽然较丰富,但海洋中的咸水占98%,冰川封存的水占1.7%,这两种水目前还难以利用。实际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有四千亿立方千米,仅占地球总贮水量的0.3%。在人类能获取的这极宝贵的淡水中,又有65%—70%因蒸发、流失和浪费而损失。特别是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和部分工矿企业向江河排放的废水、污物日益增加,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的化肥和农药不断向乡村小河沟流失扩散,再流入大型江河,造成水污染日益严重,更使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越来越少。
  问:如何进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答: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系统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治水与治土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坡地耕种问题。
  第二,治水与兴林相结合,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着眼长远,以天然林保护为契机,推动我国传统林业向现代化林业转变,促进有林地区经济结构大调整。
  第三,治源与治流相结合,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干支流上游拦蓄工程建设力度。
  第四,治理生态环境与改善落后条件相结合,改变山区群众以木材为主要能源的消耗现状。
  第五,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相结合,建立稳定的生态环境建设保障机制。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