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水土保持科普知识
加强封育管理,发挥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文章字数:266
  在人口稀少、降雨条件适宜、水土流失相对较轻的山区、丘陵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封育保护、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控制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干扰、索取和破坏,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植被覆盖度,减轻水土流失。主要做法是:封山禁牧、轮牧、休牧,改放牧为舍饲养畜,保障生态用水,促进植被恢复。同时,加快这些地区的基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集约高效农牧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现“小开发,大保护”;发展沼气和以电代柴,实施生态移民,确保农牧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促进大面积生态修复。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