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土壤酸化了 花生何以亩产近千斤
文章字数:1063
  “这片地土壤酸化、连作障碍严重,花生年年黄化。今年本来不打算继续种花生了,没想到应用新技术,竟然获得亩产近千斤的好收成!”日前,河南省正阳县佰利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马佰利站在示范田里喜滋滋地说,“感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送来的新技术。”
  河南省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产量逾50万吨。然而,受长期连作与施肥不当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土壤酸化问题日益凸显。统计数据显示,正阳县花生种植区土壤pH值从1980年的7.06降至2020年的5.13。伴随土壤酸化和连作障碍,花生黄化现象持续蔓延,导致全县花生种植面积逐步缩减。
  马佰利的花生示范田位于正阳县清源街道乐堂村,面积20亩,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示范品种为豫花37号,于5月29日播种。该示范田采用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发集成的4项关键技术:耕层置换重构技术、小麦—花生两熟制小麦秸秆优化还田技术、微矿肥与牛粪有机肥施用技术、花生生育期黄化综合防治技术。
  其中,耕层置换重构技术所用的翻转犁,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万书波研究员团队研发的新设备;微矿肥则是该团队与南方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型肥料,含有66种中微量元素。
  耕层置换重构技术,指通过合理构建粘土花生种植区耕层,改良耕层障碍因素,从而提高花生产量。小麦收获后,将残留秸秆切碎,利用土层置换式翻转犁,把0—25厘米的表层土壤与25—50厘米的深层土壤进行上下置换,打破犁底层,增加活土层。土层置换后旋耕2—3遍,做到土松、土细、地平、肥匀、墒足,提升整地质量。
  耕层重构第一年,翻上来的生土养分矿化速度不稳定,易导致短期缺素,且微生物群落尚未完全适应;同时,耕层重构打破原有犁底层,作物因土壤结构变化,根系适应期延长,需时间建立新平衡,导致增产效果不稳定。因此,耕层重构后及时调整施肥策略尤为重要。科研人员设计的“配方”为:每亩施复合肥60公斤+有机肥2000公斤+微矿肥300公斤+ARC菌剂4公斤,采用起垄—施肥—播种一体化机械操作。
  当日,专家们走进乐堂村花生示范田开展测产验收。他们随机选取3个样点,每个样点取6.67平方米收获花生。该示范田播种密度为每亩18867株,每亩平均鲜果重885公斤,按折干率55%计算,折实际亩产 486.75 公斤。同时,在对照大田中随机取样测产,折实际亩产368.51公斤。二者对比,示范田比大田每亩增产118.24公斤,增产幅度高达32.09%。
  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张钧等测产验收专家经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土层置换、微矿肥与有机肥施用等关键技术示范,土壤连作障碍和酸化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花生黄化现象显著改善,植株长势良好,增产效果显著。
  (据《农村大众》)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