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水土保持科普知识
文章字数:501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科学程序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必须经过以下科学程序:
  一是进行水土保持查勘(或调查)。了解需要开展水土保持范围内的自然条件(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社会经济情况(人口、劳力、农林牧副业生产及群众收入、生活等)、水土流失特点(流失类型、流失程度、危害、成因等),作为编制水土保持规划的依据。
  二是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根据掌握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当地发展生产的需求,提出合理利用土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发展农林牧副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分析这些措施的实施进度、所需投入和可能获得的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明确保证实施的措施和条件。
  三是进行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设计。首先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初步设计,将各项治理措施(如坡面上的梯田、林、草,沟道中的谷坊、坝、库等)逐项落实到小流域内的具体位置;其次是根据各项治理措施落实位置的立地条件(地形、土质、气候等),分别进行相应的技术设计,作为施工依据。
  四是组织实施。根据规划确定的实施进度和各项治理措施的具体设计,组织人力和机械,有计划地开展施工。每年完成年度计划,3—5年或8—10年全面完成规划确定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任务。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