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一: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生产出来都卖给中国
真相:美国市场上约70%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研发大国,同时也是转基因食品生产与消费的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国内生产和销售的转基因食品中,仅大豆、玉米、油菜、番茄、番木瓜等植物来源的转基因食品就超过3000种,再加上凝乳酶等转基因微生物来源的食品,总计超过5000种。
2017年,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达10.9亿亩,占其可耕地面积的40%以上;其中,92%的玉米、96%的棉花、94%的大豆以及99%的甜菜均为转基因品种。
目前,美国已批准20种转基因植物实现产业化。此外,品质改良转基因马铃薯、抗褐变转基因苹果、快速生长的转基因三文鱼等新型转基因产品,也率先在美国获得批准上市。
谣言二:转基因大豆毁掉了阿根廷农业
真相:阿根廷借助转基因技术成为全球农业出口大国,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阿根廷是全球率先大规模采用转基因作物的主要国家之一。2016年,阿根廷仍保持全球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国的地位,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球总种植面积的13%。该年度,阿根廷共种植2382万公顷转基因作物,具体包括1870万公顷转基因大豆、474万公顷转基因玉米以及38万公顷转基因棉花。
阿根廷农民因种植转基因大豆,收入实现大幅增长,这是转基因技术为农业带来切实益处的经典案例。在过去15年间,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扩大2倍,产量增长3倍——其中,产量增加的60%与转基因育种技术直接相关,另外40%则得益于耐除草剂转基因技术推动的免耕种植模式,以及新作物品种更强的抗恶劣天气能力等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转基因技术使大豆免耕种植成为可能,这一模式显著减少了水土流失,既提升了土地质量,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仅在大豆这一种作物上,过去15年里,阿根廷通过将常规品种替换为转基因品种,直接获得了超过1100亿美元的利润,且这些利润的绝大部分由农民和消费者所得。 (未完待续)
(据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