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革委
9月24日下午,陕西安康举行“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安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在伟就该局在充分利用富硒这一独特资源禀赋、扶持富硒龙头企业、培育富硒产业链条等方面的重要举措进行了介绍。
推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安康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区,目前已完成全市1:50000土壤硒资源普查,并依据普查结果科学规划“一心两带三区多点”产业布局。同时配套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康市富硒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安康市“富硒有机食品”品牌提升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指导各县(市、区)依托资源优势与地域特色发展富硒产业,推动全市形成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的富硒产业发展格局。
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安康市加大富硒产业工业企业培育力度,已开发富硒黑茶、富硒魔芋饮等富硒产品300余个,培育富硒产业规上企业212家、高新技术企业157家,认定市级链主企业27家,其中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富硒食品产业链链主企业”,泸康酒业、巴山雪被认定为省级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秦汉古茶、硒宝科技等35户企业被认定为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在公用品牌培育方面,“安康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入选工信部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品牌价值达52.23亿元,位列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19位,连续六年稳居陕西省第一;紫阳富硒茶产业集群、石泉预制菜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安康市先后获评“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十佳地区”“全国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
健全产业发展激励措施。安康市抢抓秦创原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机遇,每年争取支持资金5000万元以上,用于支持富硒产业科研与重点项目建设;将富硒产业纳入市级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对建设富硒产品运营中心、硒科普教育基地、制定硒标准、开发富硒新产品等行为给予奖励。同时推进植物源有机硒生产线、L-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稳定硒源供应,提升富硒产品加工能力与标准化水平;开展富硒产品硒含量免费检测服务,提高市场主体发展富硒产业的积极性;组织企业参加各级各类富硒产品博览会等营销推介活动,持续开拓富硒产品营销市场,全方位推动富硒产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