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小型履带式深耕机 破解设施农业“深耕难题”
文章字数:938
    作业现场

  “深耕一寸,胜似上粪”,设施蔬菜高效生产离不开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土壤的全面深耕。然而,设施农业内部空间狭小,传统旋耕机械作业深度不足、通过性差,大型深耕农机又因体积过大难以进入设施内作业,“有地难耕、有苗难种”的困境长期制约着设施农业的发展。
  针对这一难题,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聚焦生产实际需求,精准选型,积极改进并示范推广适用于设施环境的自走小型履带式深耕机,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设施农业深耕机械化新模式,有效破解了“进不去、耕不深、效果差”无机可用的难题。
  小机身实现大深耕。强化试验验证,确保技术可靠。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实地测试。结果表明,该款小型履带式深耕机集成度高、机动性强、动力充沛,能够顺利进入标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作业。设备可一次性完成带秸秆覆盖土壤的深耕作业,耕深稳定在35—40厘米,使土壤容重下降,疏松度提高21.4%,深耕后土壤细碎,地表平整。其深耕速度每小时923.3米,深耕效率为每小时0.6—1.3亩,完全满足设施蔬菜种植对耕作深度和土壤质量的农艺要求,成功解决了一直困扰种植主体的设施深耕难题。
  技术落地,关键在人。为确保农机手“会操作、懂维护、能应急”,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组织开展了多场专题培训,累计培训农机操作人员60余人次。培训现场,技术人员一边演示一边强调安全要点,“操作前一定要检查刀片紧固情况,作业中严禁倒车,遇到石块或硬根要立即提升刀辊”“履带式结构稳定性好,但转弯半径小,操作时要慢打方向,避免履带脱轨”。培训内容涵盖设备结构、工作原理、规范操作、安全防护和日常保养五大模块,并采用“讲解+实操”模式,确保每位学员都能独立上机操作。一位参训农机手表示:“以前靠挖机+传统旋耕机翻地,费时费力效率低。现在学会了用这台‘小铁牛’,一天能干10来亩,省劲又高效!”
  此次小型履带式深耕机械化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北京市设施农业关键环节机械化又有新进展。一位园区负责人感慨道:“有了机械化支撑,我们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的信心更足了。”
  今后,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将持续加大适用农机具的选型引进与集成示范力度,推动设施农业向高效化、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加速转型,为首都“菜篮子”稳产保供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机械动能”。
  (据农业农村部官网)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