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安康讯(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革委)9月15日,记者从陕西省安康市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安康学院聚焦该市产业链群布局规划,立足学科资源和人才团队优势统筹谋划,着力打造精准对接九大产业链延链强链的科创平台,高效集聚高层次产业科技人才,形成了学科嵌入产业链、人才建功产业线的良好局面。
据介绍,该校以服务安康市产业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势资源建强用好科创平台和团队,引导教师瞄准产业链延链强链关键环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研究。学校精准对接陕西富硒产品产业链、秦创原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发展需求,持续强化平台和人才团队建设。现有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陕西富硒循环农业发展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平台20余个,组建安康富硒茶科学家+工程师等省市级富硒科研创新团队14支,遴选重点产业链科技副总33名、重点产业链专家13名。2025年牵头组建的陕西省富硒产品重点产业链和学科链协同创新联盟获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牵头申报的秦创原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以“平台+科技+产业”一体改革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成功入选重点领域类省级改革试点。
据了解,该校持续实施百名博士助百企专项计划,120余名教师被聘为安康市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近5年立项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60项,授权富硒领域有关专利21件、成果获奖11项、落地实现转化7项。截至目前,该校有14项科技成果在安康市富硒食品、新型材料、医疗康养等领域实现转移转化,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下一步,该校将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持续推动学科专业与安康市优势产业紧密对接,提升服务地方实效,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