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山药地里来了“治病专家”
——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团助力陕西汉中南郑区山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文章字数:895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康军 通讯员 王琦
  秋意渐浓,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的山药田间迎来了一位熟悉的客人。9月10日至11日,南京农业大学沈丹宇教授应南郑红庙山药专家工作站邀请,第三次来到这座位于秦巴山区的小县城,开展为期两天的山药病害调研与技术指导,为当地山药产业“把脉问诊”。
  在汉中市农科所推广研究员张先平等本地农业技术人员的陪同下,沈丹宇一行先后深入红庙镇徐家岭村、罗帐岭村,湘水镇经塘湾村及二里镇星明村。他们实地考察坡地箱垄栽培、纳米农药绿色防治等试验示范,详细观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悬空栽培试验及毛芋子野生资源驯化情况。
  这支由高校专家与本地农技人员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专家们走进田间地头,仔细查看山药长势,采集病害样本,与当地种植户面对面交流,为他们解答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南郑山药产业在科技支撑下取得长足发展。”本地农技人员介绍。自2021年与南京农业大学建立合作以来,沈丹宇团队已帮助当地鉴定出6种山药致病菌;近期新分离鉴定的3种病原真菌中,亚隔孢壳菌更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山药新病害。
  沈丹宇是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土传病害与连作障碍综合治理实验室”核心成员、窦道龙教授团队技术骨干,长期深耕土传病害与连作障碍防控研究,在病害规律、抗性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红庙镇徐家岭村山药试验示范地里,他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像医生看病要先明确病因,防治山药病害也得先准确鉴定病原菌,才能对症下药。”三年来,他不仅多次亲临指导,还先后邮寄“固本云烟1号”“苯甲・吡唑醚菌酯纳米农药”等防治药剂,被当地农户亲切称为“山药医生”。
  背后的科技支撑体系持续完善。南郑红庙山药专家工作站已建成市、区两级专家工作站,组建4个专家团队,与1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工作站高级农艺师王琦当选国家山药产业联盟理事和国家山药标准委员会委员,这标志着南郑山药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农业科技工作者就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沈丹宇表示,将继续深化与南郑的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夕阳西下,专家团队结束了两天的调研指导,但科技赋能山药产业的故事,仍在秦巴山区续写新的篇章。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