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齐巨儒 闫瑜涛
近日,走进陕西省三原县陂西镇静坤种养殖家庭农场的种植基地,藤蔓间的“迷你黄瓜”十分惹眼,长度仅10—15厘米,表皮光滑无刺,通体翠绿如翡翠,品质上乘。
陂西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精细化种植,为水果黄瓜积累糖分和营养提供了天然优势。以静坤种养殖家庭农场为代表的种植主体,采用温室大棚温控技术,推行科学施肥、生物防虫等绿色种植技术,让每根黄瓜都达到“即摘即食”的标准。
“品质再好,卖不出去也是白搭。”陂西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负责人坦言,过去农户“望天收”“盲目种”的问题突出。如今,当地通过签订购销订单,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静坤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通过订单模式,我们和省城、县城的生鲜连锁超市签订合同,保底收购价每斤4元,比市场价高0.8元,且符合品质标准的产品由超市全部收购。去年农场种植30亩水果黄瓜,单这一项就多赚了近3万元。”
在陂西镇净菜加工产业园区内,占地2300平方米的现代化蔬菜加工生产线正在火热建设中。项目负责人介绍,该生产线预计10月中旬正式投产,投产后每天能处理5吨水果黄瓜,可加工成即食净菜、黄瓜条、黄瓜汁等产品,保质期延长至15—30天。
从特色种植到订单保障,再到即将投产的加工生产线,陂西镇用一根水果黄瓜串联起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