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 和少波
每年一到夏天,我就和媳妇晚上出来逮知了猴。
知了猴,就是蝉的幼虫,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它长年生长在地下,呈土黄色,身体差不多像成年人大拇指大小,外层是一层不太厚的硬壳,脑袋很小,样子有点像小猴子。每年夏至前后,它会在黄昏或夜间从地下钻出来,悄悄爬上附近的杂草、树木,慢慢蜕壳成蝉。
我家离河边不远,那里树林多,自然是逮知了猴的好去处。早早吃罢晚饭,拿着手电筒,掂上一个盛些水的大肚塑料瓶,我和媳妇满心欢喜地直奔河边。
一进树林,好家伙,人咋这么多呀。媳妇说:“没事,各抓各的,知了猴一茬一茬的,多着呢。”我们分好装备,便分头行动。媳妇眼尖手快,一抓一个准,有时还能抓到“双胞胎”“三胞胎”呢。我呢,心里不住默念:“知了猴快出来吧。”可知了猴偏偏跟我作对,总能一次次躲过我的抓捕。周围不时传来别人逮到知了猴的欢呼声,我低头看看自己的空瓶子,心里直着急。更急的是,有的比我晚来的人竟也逮到了。更尴尬的是,刚走过一棵树,后面跟着的人居然就在那树上逮住了一只。
我静下心来,打着手电筒从树根部沿着树干一点一点、仔仔细细地向上照,不放过任何一根树枝、一片树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折腾后,我总算照见了一个知了猴——它正笨笨地、慢悠悠地往树上爬呢,那呆萌的样子好可爱。我快步上前,一把将它抓住,心里甭提多激动了。
抓知了猴,更多的是要耐得住性子。长时间守在树林里,浑身衣服湿透不说,还得忍受蚊虫叮咬,那滋味真不好受。好在,每晚我们都不会空手,运气好的时候一晚上能逮70多只呢。
知了猴个头虽不大,但营养丰富。晚上回来,媳妇把知了猴洗干净,装在水瓶里放进冰箱冻着。第二天倒出来用盐水浸泡后,放热油锅里炸至焦黄,吃起来那叫一个香,真是不可多得的人间美味!
抓知了猴时,我们也顺手拾些知了猴蜕下的外壳——这可是珍贵的中药材,专门有人收,可以卖钱,也算逮知了猴的另一种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