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夏季小麦科学管理注意事项
文章字数:628
  精准灌溉管理: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小麦需水量显著增加。灌浆期是小麦需水临界期,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溉,确保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70%。采用喷灌或滴灌技术,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结和根系缺氧。若遇连续干旱,需在早晚时段进行灌溉,单次灌水量以浸润根系层(20—30厘米)为宜;若降雨频繁,则需及时疏通田间排水沟渠,防止积水引发根系腐烂。
  合理施肥调控:小麦灌浆期需补充磷、钾元素,以促进籽粒灌浆和蛋白质积累。结合灌溉,每亩追施磷酸二氢钾2—3公斤,或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2—3次。同时,针对脱肥地块,可配合0.5%尿素溶液进行叶面追肥,增强叶片光合能力。但需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防贪青晚熟或增加倒伏风险。
  病虫害综合防治:夏季高温高湿易诱发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及蚜虫、麦蜘蛛等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通过清除田间杂草、病残体减少病原菌和虫源;利用黄板诱杀蚜虫,安装杀虫灯诱捕夜蛾类害虫;对于病害,可在发病初期选用戊唑醇、三唑酮等杀菌剂喷雾防治;虫害则使用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针对性防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倒伏预防措施:小麦生长后期遭遇大风暴雨易发生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和收获。通过合理密植(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5—20公斤)、增施磷钾肥、适当镇压等措施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对于群体过大、生长过旺的麦田,可在拔节初期喷施矮壮素或多效唑,抑制基部节间伸长,降低重心,提高抗倒性。 (卢英 靳天龙)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