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陕西杨凌:
小蚯蚓“蚓”出循环农业新模式
文章字数:1613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胡海飞
    李康定查看蚯蚓生长情况。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蚯蚓健康循环农业以其生产资料的广泛性和管理的简便性成为目前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之一。
  如何发展蚯蚓健康循环农业?蚯蚓健康循环农业的投入及产出情况如何?目前该产业发展的状况如何?针对此类问题,记者采访了有着17年蚯蚓健康循环农业研究经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校外指导导师、陕西龙秋云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康定。
  蚯蚓健康循环农业的概念?
  蚯蚓健康循环农业是利用蚯蚓强大的消化功能,收集利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养殖蚯蚓。蚯蚓吸收消化这些废弃物后,产出优质的有机肥——蚯蚓粪;再以蚯蚓粪和蚯蚓为原料,生产水溶肥、叶面肥等,用于种植高效、优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并进行销售。作物收获后,废弃的秸秆、藤蔓等又可作为蚯蚓养殖的原料,形成高效、健康、闭环的循环农业模式。“蚯蚓健康循环农业不仅解决了农业及生活废弃物无法及时有效处理的问题,降低了碳排放,还为有机肥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李康定说道。
  蚯蚓健康循环农业开展的要求及投入和产出情况如何?
  据李康定介绍,蚯蚓健康循环农业在全国范围内水源及交通便利的地区均可开展。以1亩地为例,8年内除首年需投入价值1.7万—1.8万元的蚓种外,后续投资主要为秸秆、牲畜粪便和人工等费用。与投资后每月的产出相比,原料及人工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甚至略有结余。每亩蚯蚓养殖基地,每年可产出蚯蚓粪40吨、蚯蚓4000斤。“如果在蚯蚓养殖基地中种植辣椒、西甜瓜等作物,每年还可收获西甜瓜2000余斤、辣椒1500余斤,亩毛收入在2.7万—3.5万元。”李康定算了一笔账。
  蚯蚓健康循环农业产出的蚯蚓粪和蚯蚓怎么处理?
  李康定介绍,每年每亩地产出的40吨有机肥可作为20—40亩农作物的基肥使用,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000斤蚯蚓可制成8000斤水溶肥或6000斤叶面肥用于作物追肥,可提升作物品质和产量,促进作物提前成熟。“目前,公司以蚯蚓为原料制作水溶肥和叶面肥的技术已经成熟,并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方案及流程。”李康定说。
  蚯蚓健康循环农业能规模化应用吗?适用于哪些农产品?
  李康定团队自2020年起,已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建立了占地面积为520亩的集蚯蚓养殖和以蚯蚓粪为肥料的旱稻、西甜瓜—辣椒立体混合种植和生产的规模化标准示范基地。该基地规模化运用蚯蚓循环健康农业生产模式生产出的旱稻、西甜瓜、辣椒等有机农产品已在西安等地的高端消费市场开始定制化销售,并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与青睐。“目前,蚯蚓健康循环农业除在基地中的农作物上应用外,还在陕北的苹果和其他各类农作物上进行了应用,均取得了优质高产高效的效果,在宁夏、甘肃、山东、广东、海南等地还联合建立了40余个示范推广基地,累计示范面积超过3000亩。下一步,公司将立足关中、辐射陕北,示范和推广蚯蚓健康循环农业,为我国循环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李康定向记者介绍。
  蚯蚓健康循环农业实现了种植、养殖的相互协调,使整个生产过程形成了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源,种植为养殖提供补充饲料的良性循环,助推畜禽粪污、农业有机废弃物等资源的再利用,有效地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开辟了循环农业的新路径。
  知识多一点
  蚯蚓是土壤中分布非常广泛的动物之一,它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和掘穴等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众多的反应圈,从而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影响,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蚯蚓在生态循环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将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如畜禽粪便、秸秆、生活污泥、餐厨垃圾等吸收消化,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蚯蚓粪,其中富含土壤所需的有益生物菌群。蚯蚓粪施用于土壤后,不仅能够改良土壤,还能增强作物抗病能力,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农作物在应用蚯蚓粪等进行农业生产后,废弃的秸秆、藤蔓、叶片等又可作为蚯蚓养殖的生产资料,形成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