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凌老科协咨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李省印回复说,小麦腥黑穗病是系统侵染病害,病情轻重受菌源量、土壤温湿度、光照、栽培管理等条件影响,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避免从病区引种,选择抗病、耐病品种作为种植对象,从根源上降低发病几率。
轮作倒茬。与蔬菜、土豆、油菜等非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的轮作,以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和传播。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可选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拌种双等药剂,按照种子重量的0.2%—0.3%进行拌种,以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
土壤处理。对连作麦田进行土壤处理,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5千克,拌细土后均匀撒在地面,然后翻耕入土,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
栽培管理。适期播种,控制好播种密度和深度,促进幼苗早出土,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田间病株,防止病菌扩散。
此外,在发病的麦田,应人工单打单收,限制机收,防止收割机造成病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