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组建我国第一个民猪基因组选择参考群,利用杜长大猪和民猪等中外猪种,创制优良肉质系、快长系、高繁系等16个育种素材,筛选确定民猪、巴克夏和松辽黑猪最优配套组合;以群体继代选育法,闭锁式育成民猪和松辽黑猪专门化品系、半开放式育成巴克夏专门化品系;采用中芯一号划分血统,利用自主研发的肉质PABPN1和ACSL1、抗病SP100等分子标记用于辅助选择,利用研制的2款55K液相芯片用于选种,历经16年培育出龙民黑猪配套系。该配套系体型外貌一致,遗传性能稳定,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活体背膘厚等性状表现良好,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下,其衡量肉质的重要指标——肌内脂肪含量达4.23%,比优质黑猪肉标准(3%)高1.23%;瘦肉率58.60%,比民猪(47.65%)高10.95%;达100公斤日龄180天,比民猪少92天,填补了黑龙江省40年猪育种空白,是我国近15年来肌内脂肪含量最高的培育猪种。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张朝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