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避开四大误区 大棚蔬菜病害防治不再难
文章字数:1326
    湿度大致病害加重。

  在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但在很多时候,防病效果并不好,病害反复发作甚至加重。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植物病害流行的四要素为寄主植物、病原生物、适宜的环境因素和人为管理,任何一种因素得不到合理优化,都会成为治愈病害的障碍。建议菜农做好管理,避开这四大误区,病虫防治将不再难。
  误区一
  单用药剂来防病
  健壮的植株抗病性强,病后自愈能力也强,相反,若植株长势弱,则病害不容易被治愈。
  秋茬、秋延迟茬口的蔬菜定植后,生长前期处于高温强光照环境中,遮阳、浇水等措施能起到降温的作用,但也让蔬菜长期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加之夜温高、昼夜温差小,蔬菜容易呈现徒长状态,茎秆细弱、含水量高、表皮幼嫩。而地下根系也会因土壤环境不良而长势不佳,如根少、功能性差等,或者因地表水分和养分充足,根系多浮于地表不下扎,无法形成壮根,根弱植株长势也差。
  结果期蔬菜的这种矛盾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留果上。该时期正是出产量和效益的时候,而植株感染病害后,有相当一部分菜农舍不得摘掉部分果实来减轻植株负担。那么,植株负荷重也会成为阻碍病害治愈的因素。尤其是一些发生在根系、茎秆及功能性叶片上的病害,若短时间内得不到有效缓解,很容易造成死棵。
  此外,营养供应不足或不均衡时,植株长势也会受到影响,如常见的生理性缺素症等,还会进一步引发侵染性病害。
  误区二 增湿为降温湿度却难降
  高温季节,浇水是降温常用的办法。浇水后势必会增加棚内的湿度,包括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易诱发喜湿性病害。较前段时间而言,近期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加大,水分蒸发量减少,在浇水量减少的情况下,棚内夜间的湿度也会有所增加,同时,棚内局部区域内温度、湿度的变化较大,这些地方成为病害较早发生的地方,如顶部风口下和前脸处。当病害发生后,棚内湿度难降,甚至还需浇水降温时,就加速了病害的发生或传播。误区三病原物多清理不彻底
  病害的传播途径较多,如空气、土壤、流水、农事操作等。那么,当蔬菜发生病害后,病原物不清除或不减少,就会通过相应的传播途径蔓延开来,使得病害发生范围扩大,增加防治难度。
  蔬菜感染病害后,病患处便成为了病原菌的聚集地和传染源。当防治措施不到位或环境条件适宜时,病原菌便会进行快速传播,使得发病植株增多。如灰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操作传播。在实际防治灰霉病的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切断传染源,在病原菌侵入的情况下,也无法彻底消灭病原菌,也不能重点解决病叶、病果等病残体上或内部的病原菌。那么,当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上的灰霉孢子会在短时间扩散至全棚。
  误区四用药方法不合理
  常规用药时,可能会存在漏洞,使得药剂无法到达病灶,防病效果自然差。如当蔬菜茎秆上发生病害时,由于枝叶遮挡,能到达茎秆的药剂相对较少。当根系发生病害,随水冲施的药剂浓度偏小时,也会影响防病效果;或者蔬菜染病遇连阴天时,部分菜农认为,常规用药会大大增加棚内湿度,不仅防病效果差而且还容易产生药害,但用药间隔过长,加之环境湿度大,反而加速了病害的传播。如晚疫病遇连阴天时,传播速度特别快,两三天的功夫便有可能会传遍全棚。同时,药不对症、药剂配方不合理、用药单一等都会应对防病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刘志梅)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