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享全文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并对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具体部署。
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对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多算全局账,对提高农业产能要有清醒认识,多算长远账。要固本,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稳产量稳面积;要挖潜,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14亿多中国人吃得更好。
藏粮于地是提高农业产能的重要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副校(院)长王娟玲认为,提高产能首先要保护好耕地这个根本,18亿亩红线一定要守住。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耕地19.18亿亩,虽没有突破红线,但10年间减少1.13亿亩,减幅较大。红线也是生命线,要以最严格的制度保护耕地,这是一个大国吃饱饭的底线要求。
“农业提质增效,智能化是重要路径。”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省委会主委张大方表示,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涌现出不少智慧型农业企业,在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升农业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不过,总的来看,目前大部分涉农企业利用数据指导生产、预测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提高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需求较为迫切。”张大方委员说。
张大方委员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快推动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调动农业企业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构建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使更多农业企业可以分享大数据发展红利,通过大数据了解市场、监测预警,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