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亩产800公斤到1200公斤的差距
黄淮麦区发力良种选育
文章字数:681
  “黄淮麦区,是小麦育种的春晚舞台。”日前,在河南科技学院举行的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上,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如是说。
  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灌溉方便……辽阔的黄淮平原,尤其适合小麦生长。这里麦播面积占全国的55%,产量则占了60%。
  “适合小麦,也同样适合病虫草害。”以茹振钢为代表的小麦育种人就是在与“虫”“草”“病”“倒”的周旋中,一代代传承着经验,更新着技术。
  我国高产小麦品种的亩产水平已达到800公斤水平,还能有多大提升?这位2016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曾育出“黄淮第一麦”的河南科技学院教授给大家看了一张幻灯片,图上是一片金黄粗壮的小麦,“2004年,智利小麦最高产量达到了亩产1200公斤”。这给百余位参会专家留下了相当大的想象空间。
  “现代小麦育种工作的主流仍是常规育种,但注重多学科交叉,利用现代多种技术辅助常规育种。”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表示,品种间杂交依然是拓建育种群体的主要技术,随着基因编辑等多种辅助技术的作用日益显现,基因组学将为现代小麦育种作出突出贡献。
  技术在变化,产量在变化,人类需求也在变化。那么,黄淮麦区对新品种有何现实需求?茹振钢认为,好品种应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兼顾优质。“当前我们生产急需的品种,已不再是产量特别高或品质特别优的低效益品种,而是高产、优质、管理简单、抗倒抗病能力强、适于大规模机械化收获的好品种。”
  茹振钢透露,新品种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一要挖掘生物产量优势,开展高生物产量育种;二要挖掘穗光合优势,培育穗叶高光效品种。
  目前,茹振钢团队用高光效材料百农高光3709F2和矮抗58杂交定向选育出国内首个高光效小麦品种“百农4199”。
  (据《科技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