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农民种田,松软的土地“会呼吸”,一锄头下去,能翻出许多湿漉漉的蚯蚓;现在却不一样了,田地不长虫、不生草,“地下生物”也少了。农药、化肥乃至更多“加工品”的使用,虽然催生了单产,但也让土壤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土壤“生病”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尹伟伦表示,当前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局地土壤污染严重且变化加剧。我国粮食产量占世界的16%,化肥用量却高达31%——每公顷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4倍。这造成了整个土壤中营养不平衡,过量的化肥也不能持效,很快被水分冲到地下,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在大大减少,土壤在衰退……
与此同时,农药中大量有机氯和有机磷等也污染着土壤,并导致农作物对于病虫害的免疫能力降低,给农业粮食安全带来严重问题。再加之农膜污染、重金属污染、秸秆焚烧等不良因素,导致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生态系统,特别是土壤微生物受到巨大影响,水、土、气、PH等要素也被逐渐改变。
标本兼治除“顽疾”
针对不同病情,需要开出不同的处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魏复盛指出,要对农业污染问题采取分类施策措施。对于没有污染或轻微污染的土壤要优先保护,对于轻度、中度污染的土壤要安全利用,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艺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比如,在污染的土地上种植水稻会吸收镉,而种植荔浦芋头就不吸收,可以防止二次污染。而对于重度污染的土壤,要依法依规改变土壤用途,退耕还林还草。
专家表示,解决农地污染最根本的举措还是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推动农业的循环生态建设,科学合理用肥、用药。为此,我们要强化科技支撑和产业的发展,建议设立土壤保护与污染防治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对土壤污染来源、演化机理、不同形态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消长转化规律研究,加强土壤保护与污染防治核心技术、药剂装备的研究。(杜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