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省份拆迁猪场生猪存栏减少数千万
随着一阵轰响,江西省高安市瑞州街道一个猪场被拆除了。作为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养猪是高安的传统优势产业。然而,养猪在给当地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高安市一些干部群众表示,养猪造成的污染不用检测,看一看、闻一闻就知道,“许多村庄甚至城市规划区里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夏天苍蝇满天飞,干完农活没地方洗手”。
高安市市委常委巫晓怡说,从2014年开始,高安市对禁养区范围内的猪场予以拆除,但进展缓慢。去年10月,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当地痛下决心,对生猪养殖污染进行整治。在随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当地猪场数量由高峰时的6000多个降至800个左右。
高安市大规模拆除猪场只是一个缩影。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超过20个省份划定了生猪禁养区,并启动了猪场拆迁行动,这直接减少生猪存栏3600万头,在一些禁养大省,因禁养减少的生猪数量占整个饲养量的50%。
市场供应暂受影响“南猪北移”或弥补缺口
虽然传统养殖区大规模退养,但被业界称为“南猪北移”的新一轮猪产业转移却在快速推进,大量养猪企业开始在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进行产业布局。其中,仅在内蒙古,就有正邦、温氏、金锣、中粮等生猪养殖和加工企业入驻。根据规划,2020年,内蒙古生猪出栏量将突破3000万头,比2016年增长近一倍。
专家介绍,“南猪北移”除迫于环保压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方养殖用地多、饲料资源充足,是玉米、大豆的主产区,具备大规模承接和发展生猪产业的条件。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吴根义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看中的也是当地丰富的饲料资源。
据了解,在传统养殖区大规模退养中,许多人担心猪肉市场供应会受影响。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大规模生猪退养将对猪肉市场供应产生一定影响;但在传统养殖区大规模退养的同时,一些大型养猪企业纷纷转移阵地,在国家划定的可养区内加速布局,这将弥补禁养拆迁、散户退出的市场缺口。
当前,我国生猪养殖“新版图”正加速形成。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建议,在此过程中,国家做好生猪产能接续工作,既防止大规模退养影响猪肉市场供应,又防止过快扩张,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