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从“红豆豆”到“麻屋子”——
花生成长记
文章字数:984
  ■杨凌高新幼儿园 任萱愉
  今年春天,我们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小客人”——花生种子。孩子们对这些穿着红色外衣、模样可爱的种子充满了好奇:“花生不是长在土里的吗?它怎么会是种子呢?”基于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我们决定开启一场关于花生的探索之旅,让他们亲历一粒花生完整的一生。
  一、播种希望
  活动伊始,我们并没有急于将种子撒入泥土,而是引导幼儿调动多种感官,通过观察、触摸,感知花生种子的外形与质地。随后,我们共同查阅绘本和影视资料,了解了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生长特性。孩子们由此知道,要为花生营造一个疏松、肥沃的“家”,才能帮助它顺利成长。
  播种当天,孩子们分工明确:一组用小铲子松土,另一组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花生种子“尖头朝下”埋进土里,再轻轻为它们盖上薄土、浇上水。从那天起,值日生便肩负起每日观察与记录的任务,他们俯身于种植箱前,满怀期待地等待第一抹新绿破土而出。
  二、守护成长
  暑假期间,花生苗在园艺
  师郑爷爷的照料下悄然生长。升入大班后,孩子们惊喜地发现,昔日那一颗颗“红豆
  豆”,已化作一片葱郁的花生丛,绽放出星星点点的黄色小花。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逐渐明白:花落后,花茎会向泥土深处延伸,最终在黑暗中结出果实。
  三、收获喜悦
  秋意渐浓,收获的时刻终于到来。孩子们兴奋地猜测:“我们到底能收多少花生呀?”收获时,有的孩子紧握茎叶轻轻拔出,有的手持小耙翻寻泥土中的“宝藏”。每当一挂饱满的果实破土而出,现场便爆发出阵阵欢呼。清洗花生时,孩子们认真搓洗去泥土,看着水中一颗颗变得干净的花生,脸上洋溢着丰收的自豪与喜悦。
  我们将收获的花生带回班级生活区,一起烹煮。当香气弥漫整个教室,孩子们品尝着自己亲手种植、收获的果实,真正体会到“劳动的滋味格外香甜”。
  这场持续近一年的“花生成长记”,是一次完整的生命教育实践。孩子们在亲历播种、照料、等待与收获的过程中,不仅构建起对植物生长的科学认知,更在直接感知与亲手操作中发展了探究能力——从提出问题、动手实践到验证猜想,他们学会了耐心等待、持续观察和勇于承担。更重要的是,通过完整亲历种植过程,孩子们深刻体悟到“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萌发了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也初步理解了一个生命从萌芽到成熟所经历的完整周期。
  一颗小小的花生,孕育出无限的教育契机。它的旅程虽已结束,但关于生命、自然与劳动的思考,却像那粒深植于土壤的种子,正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发芽。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