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生物育种赋能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字数:744
  近日,记者从农业生物育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展示活动中获悉,我国在棉花生物育种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一批高产、优质、抗逆的棉花新品种成功培育并推广应用,为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作物,其产能稳定与品质提升对保障国家纺织原料供给、促进棉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占全国总产量比重约92.2%。近年来,新疆棉花生产面临病虫害多发、机械化采收需求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等挑战,迫切需要培育综合性状优良、适配现代生产模式的新品种。
  聚焦产业需求,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支持下,国内种业企业与科研单位协同攻关,运用分子标记选择、基因聚合等现代育种技术,以“高产、优质、抗病、宜机采”为主攻方向,成功培育出30多个综合性状突出的棉花新品种。这些品种在纤维长度、强度等关键品质指标上表现优异,同时具备良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以及吐絮集中、适合机械采收等重要特性,为提升棉花产业竞争力提供了核心种源。棉花新品种“金棉2号”耐高温,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品质优良,蕾铃期高温相对脱落少、铃大结铃性强。两年区试皮棉比对照增产13.2%,2024年推广面积85万亩,2025年播种面积超百万亩。棉花新品种“新塔棉11号”同时聚合了多个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优异位点,高抗枯萎、耐黄萎,纤维品质优,适宜机收。两年区试皮棉产量比对照增产14.2%,2024到2025年累计示范推广32万亩。此外,培育的耐盐碱高产新品种“中棉所1813”、早熟抗病新品种“新陆棉3号”、高产稳产品种“国欣棉37号”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品种也已经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随着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我国棉花产业正迎来单产、品质和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阶段。生物育种技术的持续突破,正为筑牢我国棉花产业根基、推动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农民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