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鸿腾“日光温室多能源增温技术” 获《鉴宝农高会》最佳展示奖
文章字数:1008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闫瑜涛
  10月27日上午,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高会《鉴宝农高会》全国名优土特产专场推介会现场,一项破解冬季温室种植“低温痛点”的硬核技术——日光温室多能源增温系统集成技术,凭借其在国内外200万平方米温室的实践成效与国际化应用成果,斩获“最佳展示奖”。这项由杨凌鸿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鸿腾农科”)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技术,不仅让国内农户实现“寒冬暖棚丰产”,更将中国温室技术推向中亚,成为农业科技“走出去”的典型范例。
  “就像给大棚穿上‘宇航服’,零下30℃照样种出南方水果!”在推介会现场,鸿腾农科董事长、高级设施园艺工程师李晓峰的一句话,让在场观众瞬间领会这项技术的“扛冻”实力。作为扎根杨凌示范区14年的涉农高科技企业,鸿腾农科从设施温室研发设计到无土栽培、园区规划,已累计推广温室产品超200万平方米,足迹遍布陕西泾阳、甘肃张掖等国内农业产区,更延伸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每一处应用都经受住了高寒、戈壁等复杂气候的考验。
  此次获奖的日光温室多能源增温技术,核心在于“多能源互补+智能化调控”的创新模式。区别于传统燃煤供暖高耗能、单一太阳能供暖不稳定的短板,该技术整合太阳能、空气能、生物质能三种清洁能源:白天靠太阳能集热板储热,夜间启动空气能热泵控温,极寒或连续阴天时生物质能设备即时补温,较传统供暖节能30%以上且零污染排放。同时,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数据,农户通过手机App设定阈值,系统即可自动启停设备,温度误差不超过1℃,彻底告别“半夜查棚、人工烧炉”的辛苦。
  “好技术既要‘通天线’,更要‘接地气’。”李晓峰介绍,该技术适配性极强,无论是北方高寒地区新建温室,还是南方湿冷地区老旧棚改造,都能灵活应用。在陕西泾阳的示范基地,番茄生长期缩短12天、产量提升15%;在哈萨克斯坦的温室项目中,即便冬季低温突破零下20℃,作物仍能正常生长,当地农户感叹“中国技术解决了我们多年的种植难题”。2023年,鸿腾农科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建明团队合作,推进“戈壁沙漠高寒地区温室大棚成果转化”,让技术更贴合田间实际需求。
  从国内脱贫地区的“增收棚”,到中亚农场的“丰产棚”,这项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破解低温难题,更在于搭建起中国农业科技出海的桥梁。据了解,鸿腾农科接下来将在国内拓展更多农业主产区合作,提供“设备+安装+培训”一站式服务;在海外则继续深耕中亚市场,并探索东南亚地区适配方案。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