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实习生 冯金山
10月25日上午,薄雾尚未散尽,第32届中国杨凌农高会C馆广场却先沸腾 —— 履带碾过地面的“咔哒”声、传送带划破空气的“嗡嗡”声,把赶早的农户、穿西装的采购商、举着自拍杆的网红一起卷进巨大的“科技漩涡”。
“让一让,机器人赶集喽!”随着一声俏皮的提醒,智慧“铁牛”群踩点入场。打头的是中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苏乐宝果园机器人,它可按平台指令完成精准打药等工作,配备的农事服务App让用户下单后,由专业团队提供打药、除草等服务,形成一套完整的智慧果园整体解决方案。
该公司负责人徐福海介绍,通过“智能云首部泵站+果园机器人+云平台”的协同架构,可实现果树种植的全程数字化管控。接下来将把成熟技术平移到陕西果园,助力打造西北果业智能化标杆。
紧随其后的是酷牛创新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多功能农业机器人,它能通过自带的传感器和智能摄像头,识别蔬果的位置、颜色及甜度,判断果实成熟度,满足农户多样化需求。
再往后,是北京工业大学带来的全自动果蔬采摘巡演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主要针对温室番茄设计,每6秒可采摘一个番茄,支持24小时连续工作,采用管状柔性机械臂,省去放置动作,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农高会农业智能装备专题展负责人王忆深介绍,果蔬采摘巡演机器人能适配高湿度、强光照的温室环境,解决了极端环境下人工采摘不便的问题。
“这机器会不会抢咱饭碗?”一位来自山西运城的老农赵民勤挤到台前,嗓门透着担心。
王忆深接过话筒,把大家拢在一起:“机器人是帮手,不是对手!拿采摘来说,一亩番茄人工要两天,机器人一天两夜,它摘不完的畸形果还得人来补位。人机搭档,收益五五开,这就是新工种 ——‘ 果 园 AI 督 导员’!”一席话,说得赵民勤眉头舒展,咧嘴直点头。
展区里,一台台“赶集”的农业智能机器人,正沿着一条条田埂、一座座温室、一片片果园,散落中国大地四角,继续书写智能装备与土地、与农人的新故事。
赵民勤把今天拍的视频一股脑发进家庭群,配文:“今天总算赶了个‘精准’的集!明年咱家地里,也请这帮‘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