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以工代赈修通“幸福路”民生答卷写满“获得感”
文章字数:944

  秋日,走进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郑西村,只见一条条新硬化的水泥路在青山绿树间蜿蜒延伸,如同银色纽带,将各村民小组紧密相连。施工现场,村民们正忙着砌筑排水渠、加固护坡挡墙,汗水浸湿了衣背,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个地处秦岭北麓浅山区的村庄,正经历着一场由内而外的美丽蜕变。
  昔日行路难 今朝变通途
  “以前这条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站在新硬化的道路上,郑西村七组村民陈拉虎感慨万千。他家的房子就在村道旁,过去最怕的就是下雨天,“雨水混着泥浆直接冲进院子,出门都得穿雨鞋。”
  郑西村东西狭长近8公里,沿秦岭南山边缘自东向西一字排开。由于地处浅山区,地形复杂,村内道路多为土路,宽窄不一,坑洼不平。村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去年年底,中省提前批次以工代赈项目落地蔡家坡镇郑西村,计划硬化道路1990米,修建排水渠940米,修建护坡挡墙66米。消息传来,村民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项目自今年启动后,郑西村二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的13条道路同时开工。经过数月施工,一条条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取代了昔日的泥泞土路,成为村民们的“幸福路”、“致富路”。
  以工代赈 一举多得
  “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工代赈’,我们村有80多人参与项目建设,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为村里做贡献。”蔡家坡镇郑西村党支部书记尹红利介绍道。
  以工代赈是国家的一项惠民政策,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蔡家坡镇广泛吸纳农村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支付劳务报酬80多万元。
  “我参加了支模工培训,现在一天能挣200元,已经干了两个多月。”脱贫户何宏录笑着说。
  道路畅通 机遇无限
  道路的畅通,为郑西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路修好了,我准备扩建几间房多养点土鸡和乌鸡。”八组村民韩晓辉指着自家后山的一块空地说。像韩晓辉这样有创业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道路畅通后,郑西村的花椒、核桃、肉兔等运输更加便捷,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有的计划扩大土鸡养殖规模,有的打算增加花椒种植面积,有的想开个小超市……一条路,点燃了村民们的创业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对于年轻人来说,道路畅通也带来了新的希望。“以前村里路不好,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现在路修好了,环境变美了,不少年轻人开始考虑回乡创业。”尹红利说。 (肖颖)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