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新疆农业大学玛纳斯科研基地举办“基于昆虫生物转化的农田残膜回收混合物分离技术研究”路演,展示项目成果。
该校农学院马德英教授介绍,以往残膜分离依赖人工挑拣与机器筛分,存在分离难、成本高、效益低问题,导致大量残膜回收混合物堆积,无法资源化利用。2023年,新疆农业大学牵头的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启动,聚焦白星花金龟规模化养殖、残膜混合物预处理、高效转化分离体系及配套设备研究。
白星花金龟幼虫喜食粪堆或发酵秸秆废弃物,科研团队利用此特性,将残膜混合物粉碎发酵,幼虫吃掉残膜外有机物后,剩余残膜、幼虫及虫砂(虫粪),通过分段滚筒式气力协助分离装置一次性分离并资源化利用。
目前该技术已落地,玛纳斯县乐源农业合作社分离的残膜可再生产滴灌带,提升韧性耐用性;幼虫成优质昆虫蛋白饲料;虫砂作天然有机肥。合作社负责人王圆圆表示,1吨残膜混合物至少可创造100元收益。 (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