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科普知识
预防水土流失的法规条文的主要内容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应该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预防水土流失的法规条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现有林草植被,禁止乱砍滥伐,禁止毁林毁草,开荒垦种,禁止在陡坡地、干旱地区铲草皮和挖树根。二是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对现有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应在建设基本农田的基础上,逐步退耕,种树种草,恢复植被。三是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开矿、修路、兴修水利工程等开发建设事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以防止由于破坏原有地形和地表植被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
依法预防水土流失需要建立三个体系
一是法规体系。由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并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求有关经济开发和建设单位遵守,在开发建设中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采取预防水土流失的措施。二是监督执法体系。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水土保持主管部门,设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和人员,监督各类开发建设单位依法认真实施水土保持方案,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三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措施体系。由国家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水利部)根据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制定并颁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开发建设过程中,不同情况下应采取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使各地实施中在技术上有所遵循。
水土保持科普知识问答
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主要内涵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续发展。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问: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特点?
答:一是多层次、多功能、多目标。二是生态比例最佳。三是能量利用合理,转化效率高。四是系统调控反馈,动态平衡最佳。五是立体开发复式结构。
问:水土保持法规的概念是什么?
答:水土保持法规是为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生产,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水土保持法令和条例。它是指导国家所隶属有关地区部门开展和加强管理水土保持工作的准则,是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制定、充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