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革委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聚焦千亿级富硒产业集群建设,以产业链长制为抓手,深耕茶叶、生猪等“6+X”产业,强化主体培育、要素保障与渠道拓展,推动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今年1—8月,富硒农产品出口0.6018亿元,同比增长50.05%。
  富硒农产品出口量与出口额的双提升,背后是安康市围绕出口需求构建产业发展体系的扎实举措。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任岩围绕工作成效,从五个维度提炼并总结了关键亮点。
  一是做优外贸原料基地。开展“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加强质量监管与追溯体系建设,发展初深加工,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打造优质原料基地。
  二是做强跨国经营主体。推进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及“百园航母、千园提升”工程,带动主体进军外贸领域。其中,正兴有机绿色食品公司获评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硒谷明珠生物科技等企业获优质主体、标杆企业认定。
  三是做靓优势特色品牌。实施“富硒+有机”品牌提升行动,打造“秦巴优品硒有安康”区域公用品牌,累计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7个、绿色食品246个、特质农品98个、有机农产品80个;紫阳富硒茶等3类产品获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国际影响力提升。
  四是做精市场宣传推介。依托丝博会等平台组织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聚焦跨境电商等领域扩大招商,与江苏外联采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建设安康出海企业服务中心;市蚕种场有限公司开拓中亚市场,今年出口蚕种4.4万张、美容茧1.6吨。
  五是做实要素保障服务。印发相关文件健全协调机制,协调中信保、进出口银行等优化外贸服务,在项目申报、退税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便利,激发出口积极性。
  任岩表示,安康市农业农村系统后续将聚焦出口堵点,保畅通、抓订单、强支持:一方面为出口企业提供服务与政策支持,链接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及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强与多部门衔接,建立多领域常态化机制,持续扩大出口,为千亿级富硒产业集群贡献外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