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高新幼儿园 秦雪敏
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户外体能活动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促进幼儿机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还是培养幼儿坚强勇敢、活泼开朗等个性的有效途径。尽管户外体能活动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但在实际组织过程中,仍普遍存在活动量不足、设计单调乏味、材料投放不合理、教师指导随意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组织和实施户外体能活动,提升其科学性与有效性,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探讨有效组织和实施户外体能活动的策略,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一、科学规划与环境创设
合理规划活动空间是有效组织户外体能活动的基础。杨凌高新幼儿园根据场地特点,划分出平衡区、跳跃区、钻爬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形成“体能大循环路径”。实践表明,这种循环模式能通过运动器械的不同组合,让幼儿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活性和柔韧度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
同时,环境创设需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首先应注重安全性。定期检查户外体能活动区的器械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安全有序地开展活动;教师还应在活动中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培养其自我保护意识。其次要注重趣味性。通过色彩搭配、图案装饰创设游戏情境等方式,激发幼儿参与体能活动的兴趣。第三应注重层次性。活动开展时,提供不同难度的活动选择以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针对性设计户外体育活动,投放具备丰富性与层次性的材料,避免活动单调乏味。
二、创新活动组织形式
丰富活动类型,组织跑步、跳绳、攀爬、球类运动等各类户外体能活动,丰富幼儿的运动体验,满足其多样化的运动需求。
采用专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的形式,以专项练习强化某项动作发展,以综合练习实现多元动作发展。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保证其获得充分的运动量,促进身体素质提升。
依托户外体能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与生活习惯,如按时锻炼、合理饮食、保持卫生等,进一步提高其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
户外体能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组织与实施户外体能活动,既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也需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其需求与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