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进入坐果期后,养分需求进入高峰期。为提高产量和品质,追肥时既要保证养分供应充足,又要确保营养均衡,以下从四类关键肥料的施用要点展开说明。
大量元素水溶肥:交替施用 按需选择
大量元素水溶肥按氮、磷、钾含量可分为高氮型、高钾型、平衡型三类,养分配比不同,肥效差异显著,需根据蔬菜种类与生长阶段交替施用。
彩椒:进入结果期后,对钾肥需求剧增,用量约为氮肥的2—2.5倍,应优先冲施高钾型水溶肥,满足果实膨大对钾元素的需求。
黄瓜:结瓜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对氮钾需求比例小于茄果类,需以冲施平衡型水溶肥为主,期间穿插施用高钾型,兼顾植株生长与瓜条发育。
番茄:结果初期对氮、磷、钾需求比例为5:2:3,需及时补充高氮型水溶肥;进入盛果期后,需求比例变为3.6:1.4:5,钾元素需求大幅增加,应重点施用15—15—30或15—8—29等比例的高钾型水溶肥。
追肥用量需结合植株长势调整,以黄瓜为例:结瓜期若植株生长速度快、瓜条顺直且颜色亮绿、茎秆粗壮,表明养分充足,可适当减少追肥量;若瓜条颜色发暗、畸形瓜多、茎秆细弱、生长缓慢,则说明养分供应不足,需及时追肥以促进瓜条膨大。
设施蔬菜栽培中,大量元素水溶肥除滴灌外,最常用随水冲施的方式,施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用量,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大水大肥。
中微量元素肥料:量少关键 科学补充
蔬菜对中微量元素需求量虽少,但不可或缺。若供应不足,易出现黄头黄叶、干尖烂头、畸形果增多、脐腐病等问题,严重影响果实品质与产量。
蔬菜坐果期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主要通过冲施和叶面喷施两种方式。
冲施:对于钙、镁等大部分蔬菜需求量较大的元素,可随大量元素水溶肥一同冲施,建议选择螯合态(如糖醇钙、氨基酸钙),更利于植株吸收利用。
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多通过叶面喷施补充,蔬菜在开花前后及果实生长期间,对硼、锌、铁等微量元素敏感,此时及时喷施富含这些元素的叶面肥,有助于花芽分化,促进开花坐果,保障后期产量。可在开花前单独补充硼肥2—3次,助力蔬菜多开花、开好花,进而结出优质果实。
喷施时,应重点喷施植株幼嫩部位、中上部叶片及幼果,通常每隔7天喷一次。
有机水溶肥料:配合化肥补充营养
蔬菜果实膨大过程中,有机营养供应至关重要。植株花芽分化完成后,果实细胞数量基本稳定,后续果实膨大依赖细胞不断拉长变大,若花果等生殖器官无法获得充足有机营养,膨果速度会明显减慢。因此,追肥时需在补充无机养分的同时,重视有机营养的供给。蔬菜生产中,施用有机肥可提高果实商品性,让果皮颜色更鲜亮、口感更佳。
蔬菜坐果期冲施的有机肥,以商品有机肥和有机水溶肥料为主。有机水溶肥料以游离氨基酸、矿物源腐殖酸、海藻提取物、壳聚糖、聚谷氨酸、聚天门冬氨酸、糖蜜、低值鱼及发酵降解物等有机资源为主要原料,经物理、化学和(或)生物工艺加工,按植物生长需求添加适量大、中、微量元素制成,含有生物刺激素成分,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形态,其天然有机降解成分能推动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体系可持续发展。
以含海藻酸的有机水溶肥料为例,其突出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促进生长,海藻中的天然活性物质可激活与生长发育相关的酶类,促进叶绿体对光能的吸收和转化,能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如提高果实甜度、风味与着色度,促进作物早熟、提前上市,延长储存期;二是提高抗逆性,海藻酸增效载体含细胞分裂素等天然活性物质,可增强植株抗寒、抗干旱能力,激发作物抗逆性。
有机水溶肥料可叶面喷施或随水冲施,虽其添加了一定量的大、中微量元素,但含量相对较低,建议与大量元素水溶肥配合冲施;作为叶面肥施用时,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契合叶片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灌根时需根据蔬菜根系生长情况调整浓度,根系较弱时适当降低浓度,待根系吸收功能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提高浓度,以达到理想灌根效果。
商品有机肥冲施时需根据肥料种类选择,并与大量元素水溶肥交替施用,这样更利于植株吸收和利用养分,避免单一施肥导致的养分失衡。
微生物菌剂:按需选用 坚持施用
蔬菜坐果期追肥时,定期施用微生物菌剂,对养护根系、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作用。不同品牌的微生物菌剂,添加的菌种和含量存在差异,建议结合棚室土壤具体情况选用,并坚持长期施用,以充分发挥其效果。
针对盐渍化土壤:可选用芽孢杆菌类微生物菌剂。芽孢杆菌能将土壤中难溶解的磷、钾转化为作物可吸收利用的磷、钾离子,还能释放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既提高化学肥料利用率,又能缓解土壤盐渍化问题,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针对有土传病害的棚室:此类棚室土壤中有益菌含量较低,而芽孢杆菌是土壤中的优势种群,多冲施芽孢杆菌类微生物菌剂,可防治根腐病、枯萎病等多种土传病害,叶面喷施对之都有较好防治效果。此外,施用含木霉菌的微生物菌剂,对立枯丝核菌、镰刀菌、黑根霉和柱孢霉等病原菌引发的病害,也能起到良好预防作用。
针对棚内有线虫的情况:淡紫拟青霉是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能寄生于线虫卵,也可侵染幼虫和雌虫;厚孢轮枝菌是兼性寄生菌,可寄生于植物根区的球形胞囊线虫、胞囊线虫和根结线虫,减少线虫繁殖,还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因此,棚内有线虫时,可施用含淡紫拟青霉或厚孢轮枝菌等菌种的微生物肥料,既能防线虫,又能养根,实现双重效果。
针对果实口感不佳的问题:建议选择含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等类型的微生物菌剂。例如,侧孢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等可使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降低20%以上,减少重金属含量,让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提高30%以上,可溶性糖增加2—4度;含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果实中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维生素B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让果实口感更好、耐储藏、品质更高。
冲施微生物菌剂时,一般每亩用量为5—10千克,具体用量可根据不同品牌产品的说明及实际种植情况灵活调整,避免浪费。
(本版稿件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董文兰参考《北方蔬菜报》、全国农技推广网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