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张家窑“四季有虾”池塘养殖试验基地内,一池池碧水映照着蓝天,工作人员正操控无人机投喂饲料,水面下隐约可见小龙虾在水草间穿梭。这个占地220亩的基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小龙虾全年稳定供应,推动“潜江龙虾”由一季红变四季红
“传统的小龙虾大田养殖,主要是春季投苗,夏季集中上市,秋冬几乎空当。现在通过池塘工程化改造和精准营养供给,我们做到了四季出虾!”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波指着分隔整齐的池塘介绍,“这里展示的就是我们2024年试验的同塘育养分离技术,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池塘里筑了内埂,把池塘分成两个区域:一边是繁育区,一边是养殖区。两个区域完全隔离,可以独立控制水质、养殖密度和管理。”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通过模式和技术的升级,繁育区能够稳定提供高质量苗种,配合养殖区的精养管理,真正实现苗种自供。“以前农户每次都依赖于外面购买小龙虾苗,不仅成本高,还有质量和成活率不稳定。现在有了新的模式和技术,农户就能自供苗种,风险更低,成本也少了,同时收益更稳定。这个就是‘四季有虾’模式升级的一个关键点,也是我们试验成果能直接落地、服务养殖户的地方。”李明波说。
“四季有虾”模式的创新有效破解了小龙虾在消费市场季节性供给的短板,以往的龙虾餐饮主题店受龙虾上市时间影响,传统经营期一般只在3至8月,这也是行业内俗称的“虾季”,而“虾季”结束后企业往往都是闭店或者转为其他时令产品为主,行业经营缺乏连续性,无法在消费市场形成持续的品牌效应。
(丁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