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凌老科协咨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仵均祥回复说,建议农户参考以下方法防治蟋蟀。
农业防治:深翻土壤,冬春季深耕10厘米以上土层,深埋越冬卵块以降低孵化率。
物理防治:利用蟋蟀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可使田间发生量明显减少。
化学防治:田间堆置草垛吸引蟋蟀聚集,配合撒施敌百虫毒饵或集中焚烧。
用0.5公斤90%晶体敌百虫溶于15公斤水制成药液,再将药液拌入50公斤炒香的谷皮、米糠、油渣、麦麸中制成毒饵,于傍晚前顺垄撒施诱杀,每亩撒施1—2公斤。或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60毫升,拌细土75千克,撒入田中,杀虫效果在90%以上。
作物幼苗期若发现蟋蟀危害,亩用45%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 或 2.5%高效氯 氰菊酯1000倍液喷雾,喷药宜在傍晚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