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精准预警+绿色防控 稻田杂草防控获得技术突破
文章字数:749
  除草剂打多了担心稻米出现农药残留,不打又有拔不完的杂草……8月下旬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的抽穗期,也是防治病虫害和决定产量的最关键阶段,往年稻农面临的两难境地,今后或将不复存在。
  8月30日,记者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等专家来到浙江省杭州市。“稻田草害演替规律与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项目的多项研究成果在此应用后,已展现出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我国稻田杂草抗性发生频率高达90%,给水稻安全生产带来极大挑战。“目前农业生产杂草测不准、控不住、成灾重,是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重大科学问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李爱宏副院长说。
  在萧山义桥镇丁家庄村的试验区,记者发现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田块水稻长势良好、杂草稀少;而对照区则出现稗草、千金子和耳基水苋等抗性杂草呈现爆发生长的态势。
  江苏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杨霞研究员表示,通过杂草抗药性分子检测及水稻与抗敏杂草种群间生长速度差异的研究成果,团队研发了稻田抗性杂草早期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它不仅可实时动态监测稻田抗性杂草的发生情况,也可及时制定精准防控技术方案,带来从杂草调查、抗性杂草监测技术、精准选药方案的迭代升级。
  在临平核心示范区,中国水稻研究所杂草研究团队展示了创新的“寸水管理+除草颗粒剂”技术。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液剂喷施的局限,转变为以膨润土为载体的颗粒剂除草剂,具有精准用量、方便适用、无飘移等优点,防效超过85%,显著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据项目团队介绍,临平示范区种植大户传统的除草方式需用药4次,成本在200元以上,而采用新的颗粒剂技术后,旨在将施药次数减至2次,为农户节省约50%的成本。
  该套抗性杂草预警与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目前已在江苏、浙江等地开展示范达千亩以上,除草效果超过85%,预计明年将在长江中下游多个水稻主产区扩大推广面积。
  (据《科技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