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是黑木耳菌棒制作、香菇菌棒培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秀珍菇等食用菌出菇上市的旺季。为应对高温“烤”验,保障菇农“钱袋子”,特提出以下技术措施供参考:
科学制棒
提倡用清凉水拌料,基料含水量要适中,规格为15×55厘米的黑木耳料棒,重量以1.6公斤为宜。拌料后需及时装袋灭菌、防止酸化,尽量在 2 小时内完成灭菌。菌种使用前要做好质量检查,接种应安排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段进行,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
控温发菌
选择适宜的场所:室外应选择通风良好、有水源的地方,在棚外加盖遮阳网;室内应选择干燥、阴凉、通风的底层房间养菌,或具备控温条件的场所。同时,要做好发菌场所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遮阳降温,加强通风:采用遮阳喷淋、湿帘、轴流风扇或引入跑马水等方式降温。加强发菌场地通风,通风换气和散热应在早晚进行。
减少菌棒搬动,加强刺孔管理:尽量减少菌棒搬动,推迟刺孔放气。确需刺孔通气的,选择在早晚时段分批少量进行。同一发菌场地需分批对菌棒进行刺孔,防止高温烧菌。
及早做好菌棒散堆、移堆:选择室内或室外通风散热好的场所进行散堆、移堆,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振动菌棒,且操作需安排在早晚时段。
品质管控
处于出菇阶段的,在搞好环境卫生的同时,应用防虫网和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措施,防止因高温高湿引发病虫害为害及高温导致减产;产品采收后,贮运环节需全程冷链,防止品质下降。 (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