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茶黄螨侵害棚菜综合防治是关键
核心提示:叶片背面油亮、新叶变硬变厚为典型症状
文章字数:1827


  近日,种植棚室黄瓜多年的陈师傅遇到了难题:棚里不少植株叶片背面出现了油亮斑,他喷过杀菌剂却没见效果,心里没了底。此后,陈师傅发现棚里这样的植株越来越多,严重的新叶变硬、变厚,类似激素中毒的症状,而且生长点新叶变黄、生长停滞。
  经观察后诊断确认,叶背面出现油亮斑,新叶变硬变厚,是茶黄螨侵害黄瓜的典型症状。
  近期受茶黄螨侵害的蔬菜不在少数。是哪些原因造成茶黄螨暴发,应该如何防治?
  接苗前注意检查避免苗子带螨虫进入棚室
  如今,菜农大多是从育苗场订购种苗。但在育苗场内,常看到幼苗上有叶螨发生,尤其是辣椒、茄子等苗龄期较长的蔬菜发生较重。对于黄瓜虽然苗龄期短,但也有发现。
  叶螨虫体极小,肉眼难以分辨,尤其是数量较少时,需要通过放大镜观察才能发现。叶螨个体微小,茶黄螨成虫仅有0.2毫米,颜色浅,前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育苗人员忽视,造成苗子带虫。
  提醒菜农,在接收苗子前一定要注意检查苗子生长情况,避免携带虫卵、叶螨等。建议在棚内准备一个放大镜,以便随时观察植株叶片背面和新叶生长情况。苗子送来时,应先进行初步观察,茶黄螨侵害的叶片背面会变油亮,这是其他病害、虫害不具有的典型症状。侵害严重时,新叶僵厚细长、叶缘下卷,生长点下部出现木栓化组织。发现类似症状,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类似小蜘蛛的害虫,就是茶黄螨。一旦发现,要及时用药防治,避免苗子带虫进棚扩散。
  螨虫喜好温暖湿润环境
  茶黄螨在蔬菜定植后的侵害症状,除在茎叶上表现外,还可以从棚内分布来看,叶螨多聚集成群,初发时多呈点状分布,尤其是通风口下发生较多,外界螨虫随空气传入棚内,大多先落到通风口下植株上。
  若苗子带虫,整棚都可以发生,且以棚内中前部发生最重。这是因为茶黄螨喜好温暖湿润环境,卵和幼虫对湿度要求高,只有在相对湿度80%以上才能繁殖。
  除茶黄螨外,常见的叶螨还有二斑叶螨、朱砂叶螨等,其生活习性与茶黄螨差别很大,喜欢干燥温暖的环境,其生活的最适相对湿度为35%—55%,相对湿度70%以上时不利于其繁殖。二斑叶螨、朱砂叶螨等多分布在通风口下,棚室中前部发生较轻。
  防治螨虫从多个环节入手
  螨虫体小,侵害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往往已经大面积暴发。做好螨虫防治,要从物理措施入手,加强前期预防,发现后及时进行综合防治。
  物理防治
  清除寄生场所,减少虫源。棚内的杂草、枯枝烂叶等病残体是螨虫的越冬、越夏场所,外界温度高,螨虫快速繁殖,数量大增。此时,需要及时清除棚内杂草、枯枝烂叶,减少螨虫的寄生场所。蔬菜定植前要对棚室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特别是清理棚前棚后的杂草,可减少隐匿在杂草中的螨虫及大量虫卵。在蔬菜生长期间,及时去除植株上的老叶、病叶、黄叶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螨虫发生。
  设置防虫网。及时在通风口、前脸、门口处设置防虫网,阻断螨虫潜入。使用的网纱目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太密不利通风降温,太疏则螨虫等小虫容易进入。一般情况下,以100目以上的白色或银灰色防虫网为宜。
  高温杀螨。茶黄螨致死温度是40℃左右,利用螨虫这种特性,建议采用提温法来防治螨虫。晴天中午,将棚室通风口关闭,提高棚内温度到40℃,保持2个小时左右,借助高温杀死大量螨虫。由于风口关闭,温度升高后,植株上的螨虫逐渐向土壤中转移,建议浇一遍小水,淹死地表的螨虫。
  以水压螨。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等常躲到地面土壤缝隙中纳凉,温度适宜时再爬到植株上侵害。建议在地温稳定时浇一次大水,或采用大水喷雾等方法喷洒地面,杀灭土壤中躲藏的螨虫。
  药剂防治
  有的菜农习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螨虫,如虫卵兼杀的乙唑螨腈、乙螨唑等,搭配主杀成虫的哒螨灵、阿维菌素等。随着螨虫抗药性增强,很多药剂的药效会受到很大影响。
  近年来,微生物农药在防治螨虫等小型害虫上的效果得到验证。据试验,效果较好的有蜡蚧轮枝菌、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等。微生物制剂持效期长,基本无抗药性,可以持续作用于田间害虫。化学农药可快速杀灭螨虫并降低其活性,利于微生物制剂的侵染,两者搭配使用,可大大提升防治效果。
  不管是化学药剂还是微生物农药,触杀作用较强,使用时特别注意喷药方法。
  螨虫具有趋嫩性,若喷药只注重叶片、茎秆,生长点及叶背喷不到,螨虫的防治效果将降低,而叶螨发生处主要在叶片背面叶梗处,较难喷到,所以喷雾必须上喷下翻(翻过喷头向上喷叶背),重点喷施生长点新叶背面及嫩花、幼果、叶背等部位。另外,螨虫会随着植株摇动而滚落地面,喷药时要兼顾喷到地面。
  (本版内容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董文兰 参考《北方蔬菜报》、全国农技推广网等整理)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