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水稻新品种破解“茬口打架”难题
文章字数:502
  8月8日,四川省夹江县黄土镇茶坊村的稻田稻香阵阵。上百位来自成都平原水稻主产区的农业主管部门代表和种植大户齐聚于此,专程观摩种植大户杨加贵种植的水稻新品种“泸香优8136”。
  该品种由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自主选育,刚通过审定,是中熟水稻品种。它凭借优异的茬口衔接能力和高产优质表现,为解决四川两熟制生产的茬口矛盾带来希望。
  在四川尤其是成都平原,“稻—药”“稻—菜”“稻—油”“稻—麦”等两熟制周年生产模式应用广泛,但“茬口打架”一直是难题:前茬作物迟收影响水稻,水稻迟收又耽误后茬作物,两头挤压致效益受损。以往中熟品种虽能衔接茬口,却在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上难有突破。
  “泸香优8136”正是破题关键。该品种经多年攻关选育,核心优势是140.7天的较短生育期,能完美契合两熟制茬口需求。更关键的是,它打破中熟品种瓶颈:区试平均亩产614.42公斤,米质达部颁优质2级标准,抗稻颈瘟能力较强(5级),实现高产、优质、抗病统一。
  当天,专家组对杨加贵的百亩示范片进行测产,平均亩产达737.5公斤,远超区试水平。杨加贵算道:“该品种生育期比之前的品种缩短约一周,能多抢时间种泽泻,预计亩产增约50公斤,仅此一项每亩就能增收500元以上。”。
  (据《四川农村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