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从真菌到虫害番茄“健康保卫战”怎么打
文章字数:1389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李煜强
  本期专家
    李省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从事蔬菜瓜类食用菌抗病育种栽培及其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科研与推广工作30多年。国家和陕西省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植物保护岗位科学家,陕西省“三区人才”专家,陕西省和西安市及咸阳市农业科技特派员。

  番茄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多种病虫害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准确识别病虫害类型、掌握其发生规律及科学防治方法,是保障番茄优质高效生产的关键。
  8月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杨凌示范区老年科教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李省印以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主题,通过中国农科新闻网直播间,详细讲解了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生理性病害的防控技术。
  “真菌性病害是番茄生产中的常见威胁,潮湿环境下更易滋生蔓延。这类病害的典型特征是病部会出现菌丝、霉状物等,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他说,真菌性病害中的猝倒病主要危害幼苗,会导致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褐变缢缩,进而倒伏。防治需做好种子与土壤消毒,可用 3000 倍96% 恶霉灵拌种或 1000 倍30%恶霉灵喷洒苗床。
  “早疫病则侵害叶、茎、果实,病斑带有同心轮纹。发病初期用 70%代森锰锌 500 倍液防治,5—7天喷一次,连喷3次。”李省印分析说,晚疫病从叶尖、叶缘发病,潮湿时叶背会生出白霉,需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施;灰霉病通常先从老叶和花器发病,会导致果实腐烂并生出灰霉,需加强通风,并交替使用喷雾与熏烟方式防治。
  他补充说,叶霉病、白粉病、茎基腐病等属于其他类真菌病害。防治叶霉病、白粉病可选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或在密闭温室中用百菌清烟剂熏烟4—6小时;防治茎基腐病可选用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性颗粒剂800倍液等喷雾,也可用金雷多米尔 — 锰锌 600倍液、72%霜脲锰锌800倍液淋灌。
  除真菌性病害外,细菌性病害也不容忽视。李省印说,细菌性病害发病部位无明显菌丝、霉状物等附属物,后期常出现菌脓,多借雨水、灌溉水或昆虫传播。防治需注重种子消毒、减少植株伤口,以及采用药剂灌根或喷雾。
  李省印讲解说,病毒病虽无明显病症(如菌丝、霉层等),但病状很明显,通常表现为花叶、皱缩、斑驳、黄化、矮化、畸形,甚至条斑坏死等。防治核心在于阻断传播链,需培育无病苗并设置防虫网。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旱天气利于病害发生。此外,施用过量氮肥导致植株组织生长柔嫩,或土壤瘠薄、板结、黏重及排水不良,都会加重发病。因此,生产上防治时应针对病毒的来源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生理性病害多由环境或管理不当引发,虽无传染性但影响品质。农户要注意的是,脐腐病和日灼病分别因缺钙、缺水或强光导致,防治需合理浇水并喷施钙镁叶面肥,选用枝叶繁茂的品种遮阳;畸形果与空洞果源于育苗期温度、肥料管理不当,要控制温度、避免氮肥过量,浇灌水温不低于10℃。
  在番茄管理中,虫害防治同样关键。李省印说,各类害虫不仅直接危害植株,还可能传播病害。粉虱群集叶背,可用黄板诱杀结合10%吡虫啉喷施防治;棉铃虫蛀食果实,需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并诱杀成虫;蓟马与螨虫分别用25%噻虫嗪和阿维菌素应对;美洲斑潜蝇和蚜虫则选用灭蝇胺、吡虫啉配合黄板防治。
  李省印强调,番茄病虫害防治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农户要通过优化栽培环境、精准识别病虫害、科学选用药剂并轮换使用,同时增强植株抗性,才能有效保障番茄优质丰产。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