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会“导航”能“输氧” 水田来了“除草高手”
水田智能除草机器人以全电动驱动、94%识别率的视觉导航等为核心,适配水田复杂环境,绿色高效,为水田除草提供可行思路
文章字数:753
  近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太和农场,一台外形酷似“微型坦克”的智能农机正在水稻田间进行除草作业测试。该装备由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肖茂华团队研发,具备电动驱动、视觉识别辅助自主导航、多种除草装置组合等功能,面向水田复杂环境下的绿色高效除草需求开展实地验证。
  肖茂华介绍,这台机器人采用电动驱动与智能导航协同作业,大大提升了水田作业的适应性。该装备采用全电动四轮驱动底盘,具备较强的水田通过能力,配套了电池可更换、电控转向、智能感知与路径跟踪等模块,可实现连续作业、自动行走及部分作业路径调整。
  “相比传统燃油动力,电动系统具备响应快、噪音低、零排放、维护简单等优势,更适合水田环境下的低速精准作业。”肖茂华说。根据实测数据,机器人最小转向半径约 1.84米,转向控制误差约5.16%,能适应部分小田块与田埂边缘区域的作业需求。
  肖茂华介绍,在水田中实现自主导航的难点在于复杂农田环境的感知和路径规划,而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技术自动提取秧苗中心线,可精准识别水稻秧苗行。采用视觉识别辅助的自主导航技术识别率可达94%。
  这台机器人还配备了多模块除草装置,行间除草装置用于扰动、压覆杂草,株间除草装置用于深入秧苗间隙,将杂草根系拨起,真正实现了绿色、智能、高效的水田除草。不仅如此,机器人还有排气装置,可以为水稻根系导入氧气,改善通气性,促进健康生长。
  “这台设备不依赖化学药剂,力求通过物理方式削弱杂草生长势,为稻苗创造更有利的生长环境。后续研究将进一步验证其在不同田型与秧龄条件下的作业稳定性与适应性。”肖茂华说。
  据悉,这一探索聚焦水田智能除草技术,通过整机系统融合与现场验证,为破解“人工紧缺、除草药限、机械作业精度不足”等难题提供了可行思路。目前设备尚处于持续改进阶段,后续将在更多区域开展作业测试和优化工作。
  (据《中国科学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