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凌老科协咨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级农艺师郝引川回复称,马铃薯进入花期至块茎膨大期,随着降雨量增加,田间湿度升高,易引发晚疫病入侵传播。建议种植户严格遵循“发现中心病株即处置、雨前预防、雨后补喷”原则,减少产量损失。
农业防治。完善排水系统,避免田间积水以降低植株湿度;选用抗病品种及脱毒种薯,推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增强植株抗性。
化学药剂精准防控。发病前选用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预防;发病期选用丁子香酚、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氰霜唑等治疗性药剂,每7—10天防治一次。为减缓抗药性,需注意轮换用药。
(本版内容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海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