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谷幸
一枚鸡蛋,蛋壳出现半透明“水印”,不仅影响卖相,更可能暗示蛋鸡健康隐患。如何破解这一困扰养殖业的难题?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服务专家、畜牧师宋战胜指出,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出现“水印蛋”现象,防控“水印蛋”需从品种选育、精准营养、精细饲养到环境管理构建全链条体系,绝非单一环节可解决。
优选良种是基础。生产实践揭示,蛋壳色泽较浅的品种通常蛋壳质量相对薄弱,“水印蛋”出现概率更高。品种优选成为防控第一步。
精准营养供给是关键支撑。告别“大一统”饲料标准,需依据品种与生长阶段精细设计配方。核心在于确保钙磷比例科学,优先选用高吸收率有机钙及活性维生素D3,平衡蛋氨酸、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以提升蛋清粘稠度。产蛋后期需强化维生素、锌锰铜等微量元素的补充,以缓解应激并改善蛋壳质量。同时,科学添加粗纤维——育成期10周后助力肠道扩容,产蛋中后期维护肠道功能。严控饲料原料品质,降低霉菌毒素对肠道与肝脏的损伤同样不可或缺。
精细饲养管理贯穿全程。雏鸡第一周是消化系统发育黄金期,高消化率日粮奠定一生营养吸收基础。青年鸡阶段需重点保障胫骨发育,12周前满足其对蛋白(尤其是优质动物蛋白如鱼粉)、氨基酸及钙磷的需求,培育体格达标的后备鸡群。光照管理需精准,确保鸡群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避免开产早期蛋重激增。面对夏季高温高湿这一“水印蛋”高发期,须严控鸡舍温湿度与通风,并科学补钙,每日12点至20点补钙,可有效提升血钙浓度,用于蛋壳形成。
疾病防控筑牢健康屏障。从雏鸡入舍即需全程防控传染性支气管炎、滑液囊支原体等疾病。控制肠道疾病保障营养消化吸收,关注青年鸡输卵管发育,做好产蛋期输卵管功能保健至关重要。减少抗生素及霉菌毒素摄入以保护肝脏。功能性添加剂如植物精油(肉桂醛、丁香油等)可抗输卵管炎症;植物多酚、维生素C/E、硒及叶黄素能抗氧化;有机酸则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储运环节不容忽视。鸡蛋贮存环境建议控制在温度20℃—25℃、湿度70%—75%的密闭空间。高湿环境下,装箱前需吹风干燥去除蛋壳水膜,高温高湿季节尽量减少长途运输,并尽可能缩短储运与销售周期。
“‘水印蛋’是蛋鸡机体整体不协调与输卵管功能不全的系统性信号。”宋战胜强调,“唯有构建从品种选育到消化道生殖道健康、从营养到环境的全链条防控网络,才能让每一枚鸡蛋都经得起消费者的检验。”这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