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人们想尽办法寻找消暑良方。最近,网上流传的2种“另类”消暑方法,引发众多网友讨论。有人称抱冬瓜入眠仿佛抱着“天然空调”,还有人说热饮比冷饮更解暑。
抱冬瓜入眠物理吸热,体感清凉
今年入伏后,我国多地气温突破40摄氏度。网传“抱冬瓜入睡可降温”。各地网友纷纷实践,给自己、孩子甚至宠物都配上了冬瓜“搭子”。那么,冬瓜真能消暑吗?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孙国民说,抱冬瓜确实可起到物理降温作用。冬瓜含水量比较高,能够达到95%以上。它比热容较大,吸收热量的能力较强。因此,冬瓜可以长时间保持低温,冬瓜表皮的温度通常比室温低3摄氏度到5摄氏度。因此,当人体接触冬瓜时,它能快速吸收人体表的热量,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相关实验证实,抱冬瓜1小时,皮肤温度可下降2摄氏度至3摄氏度。
孙国民肯定了“抱冬瓜”的功效,同时给出提醒。其一,大家最好选择10斤至15斤的中型冬瓜,其表皮要光滑无斑。另外,抱前需用温水洗净冬瓜表皮白毛刺,然后以用薄织物将冬瓜包裹一下。若冬瓜升温了,可将其浸泡在冷水中降温。
其二,对于脾胃虚寒、阳虚怕冷体质的人,如部分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否则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喝热饮解暑
加速排汗,带走热量
炎炎夏日,喝冰饮降温是多数人的首选,但网上竟然流传着“喝热饮更解暑”的说法。这是真的吗?
相关实验证明,高温环境下,温水比冰水更能散热。其原理与人体调节机制息息相关: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体温时,热饮会刺激人体神经受体,激活汗腺,促使毛孔扩张、加速排汗。汗液蒸发时带走体表热量,进而实现降温。不过,这一方法有“地域限制”:在干燥炎热地区效果显著,一旦空气湿度超过60%,汗液难以蒸发,热饮催出的汗反而会让体温更高。
相关专家指出,喝热饮解暑时,饮品的选择很重要。可选择热茶,如绿茶、薄荷茶等,也可饮用温热的绿豆汤,绿豆本身就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不过,热饮温度不宜过高,以60摄氏度左右为宜,以免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
(据《科技日报》)